返回 首页

重生之宠妻为上

关灯
护眼

重生之宠妻为上 第23节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重生之宠妻为上!

第34章 巧遇

从皇宫到定国公府的路上, 马车内的两人始终相对无言,耳边甚至能够听见马车轮子越发清楚明显的声音。

忽然就听到一阵鼎沸的人声,苏瑾珞偷偷瞄了一眼卫君瑜后就撩开窗子上的帘子, 微微探头向外望去。

卫君瑜将她的小动作收入眼睑, 心里觉得好笑,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也没有阻止她不雅的举动。

而缩在角落的灵玉低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两耳不闻窗外事, 只专注的研究着自己衣袖上的花纹。

撩开车帘后, 只见街道上到处熙熙攘攘的人群,身穿布衣的百姓在路边摆摊,而在不远处, 一个小姑娘跪在地上朝着围观的人们哭诉,而她的身旁是一具被草席盖着的尸体。

小姑娘清秀的脸上梨花带雨,眼眶微红,样子看起来楚楚可怜之极, 最是能够引动男人的恻隐之心。

苏瑾珞微眯眼看过去,她才发现小姑娘的身前写着‘卖身葬父’的几个大字,字迹歪歪扭扭的, 一看就能够知道出手者必定就是那位小姑娘了。

卫君瑜透过窗帘,也瞧见了外面发生的事,他微微侧头朝着苏瑾珞问道:“你要去帮她?”

苏瑾珞指了指人群中某个青衣男子,笑着说道:“我不做英雄救美之事。”

而且这小姑娘的姿势不错, 至少能够吸引那些喜欢小姑娘的男人。而那位青衣男子必定会将她买下来带回去做妾的。

卫君瑜顺着她的手指看去,自然也瞧见了那位青衣男子,嘴角扯出笑意:“看来一切都掌握在你手中了。”

苏瑾珞斜瞥了他一眼,这句话说得好像她在做什么坏事般,简直毁坏了她的影响。

“并不是。”

“哦?”卫君瑜略感兴趣的看着他。

“你瞧瞧那青衣男子满眼色眯眯的看着那姑娘,就知道她会有什么下场了。”苏瑾珞放下车帘,缓缓的解释道。

“而且,郎有情妾有意,我还是不去拆散他们了。”

别以为她没注意到那小姑娘看着青衣男子的目光,就像看到金子般闪闪发亮,要不是她还有个父亲要葬了,想必早就扑进了那男子的怀里。

苏瑾珞猜测的没错,那位小姑娘姓李单名一个云字,本是秀才之女,奈何父亲身患绝疾,病重在榻,终是熬不过三月就这样留下芳龄十五的女儿撒手人寰了。

李云为了病重的父亲已经将家里所剩无几的银两都用光了,现在连父亲都没法安葬,她也只能卖身葬父,期望遇上一个有钱的贵家人。

她不求什么,只求下半生过的安稳,之前的苦日子她早已过够了,现在就算是要她做妾都行,只要以后有了银两,她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而面前的这位青衣男子怎么看都像是贵家弟子,只要她攀上他,那么她就能翻身了。

马车重新朝着定国公府驶去。

而那位站在人群中的青衣男子似乎若有所觉的朝着马车这边看过来,可是他只能看到马车的从他眼前经过。

青衣男子若有所思的笑了笑,也并不在意这些,他现在对面前的姑娘比较感兴趣。

马车内,卫君瑜突兀出声问道:“囡囡,玉佩你还戴着吗?”

苏瑾珞愣了一下,玉佩?她想了想,这才想起当年卫君瑜离去时曾松了她一块玉佩,而那块玉佩现在正在她的藏宝盒里面呆着呢。

她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笑着说道:“在府内呢。”

“嗯。”卫君瑜一双凤眸微微半眯着,嘴角微勾,对着苏瑾珞说道:“那就好好戴着。”

苏瑾珞怪异的看了他一眼,怎么觉得卫君瑜说的这句话含有深意呢,她越发这样想,就觉得不能把玉佩戴在身上了。

不过,她面上还是非常认真的点点头,应了卫君瑜的话。

可是卫君瑜又怎么猜不出苏瑾珞心里的小心思,这丫头的性子在他看来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没变,嘴上答应了心里却未必回去做。

“那玉佩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卫君瑜嘴角噙笑,缓缓地开口说道,“是父亲亲自为我雕刻而成。”

听摆,苏瑾珞整个人愣住了,她脑海已经无法正常的运转了,愣愣地看着卫君瑜。

既然是老淮阴侯留给他的遗物,那他为啥还交给了她,难道他就不怕她把那玉佩弄不见了吗。

那时候她根本就不知道这玉佩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卫君瑜看着她呆愣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意,宛如融化的冰雪般耀眼夺目,他伸手轻轻的拍了拍苏瑾珞的头顶,凑近她的耳边低声说道:“那你现在知道了吧。”

温热的呼吸喷在她的肌肤上,耳间痒痒的,她皱着眉头推开了卫君瑜,脸上带着一丝红晕,怒道:“坐回去!”

卫君瑜收回手,坐到位子上,嘴角一直挂着笑容,心情非常的好,道:“不闹你了。”

苏瑾珞狠瞪了他一眼,要不是这时在马车内,她就要拿鞭子出来抽他一顿了,明明冷冰冰的卫哥哥怎么就变得这么爱闹她了。

卫君瑜虽然面上冷冰冰,可看着苏瑾珞的目光却带着丝丝温和,苏瑾珞却并没发现这一点,现在的她可不想对上卫君瑜那双能够穿透人心的黑眸。

坐在旁边的灵玉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主子和淮阴侯的互动,就怕淮阴侯会轻薄了自家姑娘。可当她看到淮阴侯看向姑娘时的目光,心里隐隐猜测到了某些事。

马车停在了定国公府大门前,苏瑾珞领着灵玉率先来了马车,站在马车旁对着里面的男人说道:“谢过淮阴侯的护送。”

马车内,卫君瑜听到她的称呼,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带着些无奈的说道:“苏三姑娘无须客气,本候只是...顺路而已。”

苏瑾珞心里暗暗吐槽了一番,脸上却不显,道:“淮阴侯路上小心。”她心里哼了一声,最好不要半路失踪了。

回到院子内,她刚坐下没多久,苏钰宸就疾步走了进来,一把坐在了她的身前,毫不客气的就拿起她面前的茶,在她目瞪口呆中灌了下去。

一连灌了好几杯茶水,苏钰宸才觉得喉咙内的干燥感散去了不少,这才擦了擦嘴角的水迹,满脸笑意的看向苏瑾珞,道:“囡囡,你这是怎么了?”

苏瑾珞抬眸白了他一眼,忍不住问道:“二哥这是做什么去了?”

这幅狼狈的样子可真是少见。

苏钰宸从衣袖内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刚去看了从塞外运进来的货物。”

苏瑾珞淡定的瞥了他一眼,重新拿过干净的茶杯斟满,不急不慢的轻啜了一口茶水,道:“那二哥就该回去好好休息,而不是待在我这儿喝茶呢。”

“不急不急。”苏钰宸的表情在这个瞬间有些一言难尽,随即便笑开了,“二哥这会儿可空闲了。”

“我可没空。”苏瑾珞将茶杯放下,眼角轻瞥了他一眼,充满了调侃的意味,“二哥也别太急,你要钓鱼也得做一番准备先不是?”

苏钰宸感到一噎,他瞪着苏瑾珞半响,心里微微叹气,却也觉得妹妹说的都对,他似乎有些太迫不及待了。

“欸,多亏囡囡提醒了二哥。”

“得了吧你。”苏瑾珞戏谑了一声,随手拿起桌上的点心就咬了一口,道:“你妹妹我可不是白当的。”

苏钰宸也不介意三番四次被自家妹子调侃,抬手为自己斟了杯茶,端起茶杯正慢条斯理的往嘴里送,等喝了一口茶,他才抬头道:“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灵玉听到这话,差点儿忍不住笑了出声,她脑袋凑到苏瑾珞的耳边,悄声道:“姑娘,要是永乐公主知道了会不会生气呀?”

苏钰宸作为练家子自然将灵玉的话都听在了耳里。

苏瑾珞的神色非常淡然,目光瞄了一眼对面的某个人,淡淡道:“她生气了,自然有人会想着办法哄她。”

可是她生气了除了家里人就没人会哄她了,可是不知怎么的她脑海里就浮现了卫君瑜的样貌,心里有种直觉,要是她真的生气了这个人一定会哄她。

苏瑾珞揉了揉额头,不知怎么自己自从那天遇见卫君瑜后,就会时不时的想到他。

尤其是今天他在马车上的动作,那呼吸的温度仿佛还残留在耳边。

苏钰宸自然注意到了她的走神,看着她的脸上浮现难得一见的娇羞之色时,目光微凝,心里开始猜测是哪个王八羔子竟然这么大胆来调戏他的妹妹。

“囡囡?”

苏瑾珞猛地回神,抬头对上苏钰宸似笑非笑的表情,嘴角扯了扯,略僵硬的问道:“二哥还有事?”

苏钰宸越发觉得不得了了,他家妹妹这句话可不就是在赶他走吗,只是他的脸上依然笑着道:“我叫了你好几声。”

“刚刚在想事情。”苏瑾珞敷衍道。

苏钰宸心里腹诽了一会儿,却也知道自己是无法从她的嘴里再问出些什么事来了。

既然这样,他只能着手从今天早上她进宫后查起了,这样就能知道对方是谁了。

不过,他心里有种预感,对方可能也只会是淮阴侯卫君瑜这个人。

第35章 老太太回来了

三月十五, 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白云飘,徐徐春风迎面吹过, 暖暖的阳光覆盖着大地。

一辆普通的马车由远而近, 定国公府的面前早已候着许多人,就连苏靖和苏恒两兄弟也同时出现了。

不一会儿, 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面前。

老太太被嬷嬷从马车上搀扶了下来,李氏立刻上前接过嬷嬷, 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老太太, “母亲。”

定国府一家子连忙朝着老太太行礼问好。

老太太瞧着大伙儿都候在府门前接她, 心里非常愉悦,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慈祥的拍了拍李氏的手, 道:“这段日子真是辛苦你了。”

虽然三年未归,可是老太太瞧着精神头不错,脸色也非常的好。

李氏微微笑着,道:“母亲, 这都是媳妇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呢。”

苏瑾珞走上前扶着老太太的另一个手,笑道:“祖母, 我们先进去再聊可好?”

“母亲,您也累了,我们进府坐着慢慢聊。”苏靖出声说道。

老太太满脸笑意的连连点头,任由小孙女和媳妇搀扶着她上了软桥, 一直到了上房的门口。

待到一家人都坐在了内室,婢女们为各位主子准备了热茶和点心后,一一从室内退出,候在房门处静待叫唤。

老太太端坐在罗汉榻上,她的身旁是满脸笑容的苏瑾珞。

老太太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苏瑾珞,然后才满意的点点头,搂紧了抱着她的手,慈爱的说道:“看来祖母不在的这段日内,囡囡吃得好睡得好呢。”

苏瑾珞认真的点点头,一张小脸满是认真的说道:“我要好好照顾自己才能不让祖母担忧。”

老太太乐的笑了起来,抚摸着她的脑袋,道:“那么囡囡可真乖了。”

“祖母,您这次回来是不是不会再去佛灵寺了?”苏婉菲笑着问道。

老太太也知道这个二孙女改过自新的事情,现在对她也颇为疼宠,将她叫到了身边坐下,拍了拍她的小说笑道:“祖母不走了,祖母还得看着你出嫁呢。”

这句话,可把苏婉菲惹得满脸娇羞,抱着老太太的右手臂嘟着嘴不依地说道:“孙女儿才不要出嫁,孙女要一辈子服侍祖母。”

这句话逗得老太太笑不停口,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欣慰的说道:“祖母可不能耽误了你的幸福。”

老太太转头就朝着李氏问道:“可选好人家了?”

李氏立刻笑眯眯的点点头,笑道:“母亲,媳妇觉得这礼部尚书的二公子就不错,年轻有为,不过十九岁的年纪就已经位居七品官了,想必以后必定不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