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七零夫妻养娃日常

关灯
护眼

第122章 上学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七零夫妻养娃日常!

下旬趁着休息的时候,  林薇跟邓湘云还有陈八妹,不,现在应该叫陈立华了,  三人一起去了趟农业大队,主要目的是为了看陈立华未来要住的房子。

关于未来的住所,  陈立华有三个选项,  一是住到知青点去,嗯,  崖县虽然偏僻,但也是有下乡知青的,  不过农业大队知青不多,  加起来就十来人,  男知青多点,女知青就五个人。

因为知青点住房不够,五名女知青挤在一个房间里,  睡的也是通铺。如果陈立华住进去的话,  能再给她加一张床板,条件比较差,  但住进去不用出钱,  还能跟着知青们一起吃饭,  这是优点。

二是租大队书记家的房子,  房租不会太贵,一个月两块钱,  陈立华能负担得起。这样的话她能住得宽松点,  也能跟着大队书记家人吃饭,缺点是她毕竟是外人,相处起来可能会尴尬。

三是买房,  能买的房子有两间,一间是大队书记家准备租给她的那间屋,能从侧门给她开扇门,独立出去,另一间是村里寡妇的房子,同样能给她单独开一扇门。

前者房子的优势是地段好,位于大队中心,缺点是价格较贵,而且不愿意过户,大队书记家势大,周建海在崖县的时候不会出问题,但万一哪天他被调职或转业,大队书记会不会变脸就不太清楚了。

后者房子相对偏僻,但周边也有人家,不至于被欺负也没人知道,这房子好处也明显,一是价钱便宜,二是主人家愿意过户,三则是对方孤儿寡母,就算以后周建海不在,陈立华能立起来的话也不至于被欺负。

于是比较起来,最先被一致排除的是买大队书记家的房子,价格贵风险大,不值当。

而在剩下的三个选项中,周建海比较倾向于前两个选项,在他看来,陈立华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买了房子也住不长久,没必要。

邓湘云则觉得各有各的好处,虽然是农村房,但手里有恒产总比手头空空来得强。问题是陈立华能不能立起来,如果她立不起来,手里有房子也没用,倒不是多拿点钱。

得知邓湘云的担忧后,林薇说:“我觉得你们可以问问她的意见,让她自己做选择。”

“让她自己做选择?”邓湘云怔住,“她还这么小,哪能想得到这么长远。”

林薇不赞同她的观点,说:“年纪小不代表没主意,如果没主意,她当初就不会跟着孩子们学认字,就算学了,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这姑娘啊,是个有韧劲的。”

在林薇看来,如果陈立华性格软弱立不起来,她根本不会选择离开周家,哪怕是为了不拖累表哥表嫂。

周家的生活多安逸啊,虽然是保姆,但小石头快五岁了,性格也乖巧,带起来很容易。她要做的,无非是一天三顿饭,两三天做一次卫生。

在周家也没人会欺负她,有周建海的庇佑,她不需要面对外面的风吹雨打。性格不够坚韧的人,可不会轻易踏出这一步。

更何况原著中陈立华离开周家后的确过得不错,一个人的性格很多时候是早早就定下来的,不会瞬息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然原著中陈立华能在七十年代末说服大队办厂搞养殖,林薇相信她现在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因为林薇的建议,邓湘云最终还是让陈立华自己做的决定。

而陈立华在思考过后,选择了买那名寡妇家的房子。

因为是女孩子,她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区别对待,她有家,却又像是没有家。后来到了周家,表哥表嫂对她很好,但寄人篱下总让人心里不安,所以她对房子是有执念的。

她也并非盲目买房,寡妇家的房子因为是土坯的,而且房龄比较老,所以价格不贵。又因为房子长期有人住,她买下后不用过多修缮,屋里连床板都有,她需要添置的也就是衣柜桌子等小件。

总之全部费用算下来,她的工资还能落下一百出头。至于粮食能找大队赊欠,到年底算工分,要是不够的话她手头的钱应该够还账。

只要熬过了今年,明年情况就会好起来。

见陈立华的确有主意,邓湘云夫妻没再说什么,买房这事是周建海去交涉的,也算是告诉农业大队的人,陈立华虽然孤身一人,但并非无人可靠。

房屋修缮也是周建海找人帮忙办的,不过陈立华也没闲着,这段时间常往新房子去监工,免得被人糊弄。

因为只是修缮加另开一扇门,不到半个月房屋就弄得差不多了,周建海帮着找人买了点二手家具搬进去,陈立华将屋子收拾干净能住人了,才邀请她们去看。

农业大队离得不远,走路过去也就二十来分钟,大队规模不大,总共也就七十来户人家。

寡妇家在村尾,旁边零星有四五户人家,离得不算近,但也不算很远,有什么动静都能听得到。

寡妇家房子不算大,是一排三间的结构,左右两间是卧室,中间是堂屋。卖给陈立华的事左边那间屋子,原本房门是通往客厅的,但现在客厅那扇门被堵上了,房门朝外侧开,这样她进出不用经过院子,房屋相对独立。

屋子里面收拾得挺干净,陈立华本就是勤快人,更何况这是她的新家,收拾起来自然充满了热情。

林薇站在门口往里看,只见不大的房屋被分成两半,进门左手边摆放着床和一个单开门的衣柜,床旁边还放了张小桌子,上面摆着几本书,算是她的书桌。右手边则是卧室,放了张橱柜,一个小煤炉,还有两口小锅。

林薇问:“你后面打算自己做饭?”

“自己做方便点。”陈立华说,跟人搭伙虽然好,但吃食方面不能自主,自己做肯定好点。

“这样也好。”

看过房子,几人没有多待,准备打道回府。离开前隔壁嫂子回来了,对方看到她们一行人愣了愣,问:“你们是小陈亲戚?”

邓湘云笑着说:“我是立华的嫂子,您是赵大姐吧?”

“诶,对,你们今天过来是?”

“我们就是来看看立华屋子收拾得怎么样,您也知道,她一个姑娘家住过来,我们党哥嫂的难免多上心些。以后立华住过来,也麻烦您帮忙多看顾看顾。”

赵大姐也是聪明人,明白邓湘云的意思后连忙道:“应该的,以后都是邻居嘛。”

买房子前周建海就找人打听过赵大姐的情况,知道她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才让陈立华买的房。所以得到她的应允后,邓湘云也放了心,两人之后又寒暄了几句才道别离开。

……

月底两家凑一起吃了顿饭,算是为陈立华践行,其实也不算践行,毕竟她只是搬离家属院,想回来探望还是很容易的。

聚完餐第二天,周建海就帮着陈立华搬了家。

陈立华搬出去后,小石头就没了人照顾。

不过邓湘云如今的处境相较于两年前大有好转,因为在医院药房工作,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深居简出,再加上性格温和,除了个别爱拿腔拿调的军嫂,大多数人都不会再拿她的成分说事,她的人缘好转许多。

而小孩子基本都是跟着大人走,因为邓湘云人缘好转,小石头如今也不再像当初那样受排挤。虽然他最好的朋友仍是明明瑞瑞,但他们不在家的时候,他也会找其他小朋友玩。

如今的邓湘云不再担心将小石头交给别人带会受欺负,因此陈立华离开后,她就把儿子送到了专门带孩子的军嫂那里。

因为她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所以她没让对方管中饭,费用相对便宜,每月只需要三块钱。

而且把孩子送去也就这几个月的事,等九月份开学,小石头就能去学校了。

九月份要去学校的不止小石头,林薇也打算让明明瑞瑞去读书。

虽然规定的是一年级生需要满六周岁,但学校实际招生过程中并不怎么卡年龄,只是年龄太小上学后可能会跟不上,所以学校不建议家长太早把孩子送去上学。

但新学期开学后,三个孩子中年级最小的小石头也满五周岁了,年龄不算太小。再加上他们跟着林薇上了两年课,就算是最马虎的明明,直接上二年级都不会跟不上,实在没必要浪费时间再等一年。

因为明明瑞瑞要上学,趁着暑假有用,林薇给他们每人做了个小书包。

这年头流行的是军挎包,不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都以背上军挎包为荣。但军挎包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大多数人顶多扯点军绿色的布,做个款式差不多的挎包。

宗绍倒是有军挎包,但他就一个包,两个孩子不够分。所以林薇还是扯了布,给俩孩子一人做了个斜挎的包,上面还缝上了五角星,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但收到挎包的明明不太高兴,倒不是不喜欢这款是,而是收到这个包就意味着他要去上学了。

作为一名学渣,他一点都不想去上学。

虽然之前他每天也要跟着林薇去学校,但那会他不是学生,不用每天被困在教室里,大多数时间都跟弟弟在办公室里玩,顺便照顾妹妹。

而且林薇就带了两个班,每天顶多去学校待半天,虽然回到家还要上课,但课程不多,他每天玩耍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上学后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不但每天都要在学校里待七八个小时,回家后还有作业,最重要的是,一周只有一天假。

光是想想未来暗淡无光的日子,明明就觉得心都要碎了,以至于最近吃饭都不那么香了。

宗绍很快发现了儿子的变化,某天晚上吃过饭,问起林薇这事:“明明最近怎么了?我看他晚上才吃了一碗饭。”

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明瑞瑞的饭量也有了显著变化。

以前他们每顿最多吃一碗饭,偶尔胃口特别好才会要求添饭。但现在他们吃饭一碗半起步,胃口好的时候要吃两碗饭。

明明上次吃一碗饭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

林薇没好气地说:“知道要上学,忧郁的呗。”

“他还没习惯学校生活?”宗绍无奈问,他觉得明明跟着林薇每天去学校报道,应该适应了学校生活才对。

“他哪是不习惯学校生活,他是不习惯要上学的日子,就是贪玩,”林薇摆手说,“随他去吧,他饿不了几天的,认清楚现实就好了。”

学肯定是要上的,前世明明是大学毕业,这辈子哪怕不能再进一步,至少不能比前世还差。

宗绍也不是那种宠溺孩子的人,听林薇这么说就不问了。

而明明在饿了几天,认清楚现实后,果然恢复了食欲。不恢复不行啊,这几天因为吃得少,他出去玩都没什么劲。

离开学没剩几天,他必须抓紧这最后的时间玩个够!

但事实证明玩是永远都不会够的,九月一号当天,明明斜背着挎包,把去上学的步伐走出了去上刑的感觉。

本来明明瑞瑞因为经常跟林薇去学校,老师们对他们都很熟悉了,他们一张口,就能轻易认出谁是谁。

但今天因为明明心情太沮丧,话也没平时多了,以至于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都有点分不清他们谁是谁了。

不过班主任是聪明人,打招呼时连着喊明明瑞瑞的名字,然后问:“明明今天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听到班主任的话,明明反射性抬头,哀怨地看了老师一眼,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注意到他的小动作,班主任想,原来今天的是忧郁明明啊。

https://www.lusetxt.com/books/14060/14060603/244416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