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早安!三国打工人

关灯
护眼

第265章 第五十二章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早安!三国打工人!

“快护旗——!”

当这样的声音响起,  身侧士兵慌乱不堪,忙忙地去护这面大旗时,陆廉的箭已经如流星般飞了过来,  第一箭钉穿了一名护在旗下的牙旗兵头颅,  一片混乱中,第二箭又至,  正中旗杆!

若是再有第三箭,这面大旗是无论如何也擎不住的!军旗一倒,  士兵们不明所以,  士气顷刻间便要崩塌了!

于是连护卫于禁左右的亲卫也忙不迭地举起长牌,  欲护大纛时,  在这片混乱旋涡中心处的于禁一瞬间却把什么都想明白了。

——那个神射手正是陆廉本人。

而陷入这样的困境中,  实在是他想得太多,  又想得太少的缘故。

今晨决战时,太史慈只剩两千步卒,而他兵力两倍于他,  一旁又有虎豹骑护卫,并不惧怕张辽的并州骑兵,  因此他若是不计代价,  倾尽全力的莽夫,他必定已经将太史慈这两千余人攻破了;

但他心中忌惮陆廉,  又渐渐起了贪念,认为无论如何他也是据城而战,若是陆廉羸弱,  他可破之,  若陆廉勇武,  士兵亦悍勇不输兖州兵,  他也能维持住守势,从容后撤回淮安城下,与城中守军合击刘备的这支精兵;

他有了这样的谋划,便以此为据,开始揣度陆廉会如何行动——她一路小心,不许敌方斥候离近打探,必定想要掩盖些什么,再考虑到俘虏所说,这支兵马疲惫之极,于禁自然觉得勘破了她的计谋,并分兵上前,想要摧枯拉朽一般大破她的兵马!他这样想,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陆廉成名的第一战,不就是在下邳城下,使三百新兵伪装成袁术麾下五雷道徒模样,虚张声势,令曹兵不战自乱,才有机会阵斩了曹洪吗?

他分兵稍稍一试,被陆廉小心掩盖起来的孱弱便一览无遗了!这岂不是证实了他心中的怀疑与推断?

于禁想了这么多,却不曾想到连这一层顺理成章的孱弱也是陆廉伪装出来的表象!

那些士兵的战斗力的确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他们的士气并不低落,他们尽管撤退,但仍然一伍一什地互相拱卫,并肩作战。

而维持这股士气的根基,便是那个站在车上,第三次拉开强弓的女性统帅!

想要在万军从中射杀敌方主帅,难度不啻于登天,因为主帅身边永远有数十甚至上百名亲卫,手持长牌,警惕地保护着他。

但主帅身后的大纛也有如此待遇,这两者不管哪一个受到了威胁,都会令士气瞬间崩塌。

因此当追星赶月般的两箭都奔着那面大旗而去时,于禁身前的亲卫也不免慌乱地去看顾那面军心的象征,就在这须臾之间,主帅面前终于短暂地露出了一小片空隙!

当弩矢自林中而出,向着那些散乱的士兵而去时,陆廉的第三支箭并没有继续瞄准大纛,而是微微地调整了一下角度。

于是箭尖轻轻地,指向了于禁。

而他身前的骑兵与长牌兵都已经被前两支箭分去了心神,在这一瞬间,谁也不会回过头来,保护他们的主将。

尽管在千军万马中,于禁周身却如坠冰窟,他清楚地意识到,他要靠自己面对这一箭。

尽管持军严整,以法御下,甚至看起来很有些高高在上的庄严风度,但于禁出身并不高贵。

他出自寒门,早年济北相鲍信招募郡兵围剿黄巾时,于禁附从,此后鲍信迎立曹操为兖州牧,再之后鲍信战死,于禁也就顺理成章来到了曹操麾下。

他这十数年的戎马生涯并非一蹴而就,但于禁很注意学习,无论他在什么位置,他既刻苦攻读兵书,也会认真听取那些老革的经验之谈。

比如说,若是骑在马上,对面有弓手弯弓欲射,该当如何?

有个北面戍边归来的骑兵这样教过他:你用力地去拉扯缰绳,迫使马儿抬头,再抬头,它便会后退着地,人立而起。

——再然后,会发生什么事?

于禁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生死关头,但他心中仍然牢牢记着这句话。当对面的主帅松开手,满弓便化为了一道流光,带着破开空气的清鸣,笔直向他而来时,这个中年男人一瞬间狠狠地勒住了缰绳!

战马猛地站起,将主帅的身躯挡在它身后,而后那一片光滑的皮毛便被箭矢狠狠地穿透了!一声长长的嘶鸣自这匹雄壮的战马胸腔中迸发开来,随之那匹战马两只前蹄落地时,身躯便再也站不稳了。

可只要这一瞬,只要挡了这一箭便足够了!

不待被掀下去,于禁身手敏捷地从马上跳下,几乎与此同时,那匹战马的嘴里冒出血沫,没挣扎几步便颓然倒地。

亲卫们大惊失色地重新转回来援救他时,于禁正转过头去。

他的目光穿过了无数士兵,他麾下的,或者是陆廉麾下的,穿过了那些昏暗的树木与枝叶,视线最终仍然落在了那个人身上。

她的第三箭不能取他性命,似乎也并不令她气恼,她自那辆陷入沼泽的马车上跳下来,步履十分轻巧地融入了林中,与她的士兵们混在了一起。

天色渐渐变得阴鸷起来,这片于禁所陌生的林地也变得更加危险起来。

显而易见,这片林地也在她的计谋之中——他竟然不熟悉这里的地势,令自己缺少戒备地陷入到这样的困境之中。于禁心中闪过一丝这样的懊恼,但这丝懊恼很快被他抛之脑后。

他也曾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与威名,他可不是那等稍稍一诈便吓得六神无主的庸才!哪怕是绝境,他也要走出一条路来!

“传令下去!藤牌兵在前,遮挡箭矢!”他厉声道,“其余士兵以伍为战,听金钲而动,徐徐退后,重整阵型!”

如果说刚刚诱于禁入彀时,陆悬鱼心中稍稍有过那么一点对他的轻视——她的确是很顺遂地用少量兵力将他诱进了这片林中,并且以弩兵与主力渐取合围之势——此刻这点轻视也烟消云散了。

当于禁察觉到自己陷入陷阱,他几乎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慌乱。

无论是躲过她那一箭的手段,还是之后所下达的命令,都显出这个武将冷静而果决的手段。

他犯了一个错,但他坦然地接受了因这个错误而陷入的困境,并且极其努力地企图从困境中逃脱出来,甚至不放弃翻盘的可能。

那些士兵们艰难地在沼泽地里步步后撤,这并非一件容易之事。

他们想要将双脚从泥里拔起时,总要用尽全身力气,但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尽量地躲在藤牌手的身后,因为林中埋伏好的弩手与弓手还在一轮接一轮地向他们倾泻箭雨!

可是藤牌不过三尺见方,且又只能挡住一面,于禁想要用一面藤牌护住五六个人,哪里护得住这许多人呢?

那些士兵还在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倒下,他们浑身都是泥,浑身都是血!他们的眼珠几乎要凸出来,嚎叫着,怒吼着,在泥淖里打滚,甚至手脚并用地向着主帅的方向而去!

他们的主帅以及为数不多不曾进入沼泽的同袍,正在这片林地的入口处,同陆廉的士兵苦战,只要到了那里……只要走到那里!只要爬到那里!

旗帜也好,战利品也好,装了随身干粮的口袋也好,什么都可以丢下!

只要能到那里去!

林中渐渐地下起了雨,在层层叠叠的叶片接手之后,慢慢滑落到地面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接一个不容忽视的水珠。

她被这样一枚雨珠砸在了额头上,愕然地抬起头时,遮蔽住她头顶的叶片猛然间摇动起来!

狂风大作。

这一场风雨虽有预兆,但她想不到,谁也想不到,它来得那么快,那么巧,那么不适时!

于禁也猛然间抬起了头,他想得与陆廉一样快,几乎不假思索一般,便喊了出来。

“天道在我!”他大吼道,“这风雨便是明证!”

“天道在我!”

“必胜!”

“必胜!”

有了这样的风雨,那些箭与弩矢失了准还在其次,失了力度才是关键!谁能在这样风雨大作的景况下拉弓射箭?

要么上前一步,真刀真枪地决战,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退出这片林子,与于禁另外那两千军汇合!

士兵们的衣衫被打湿了,连同他们包扎好的细布绷带,他们手中的长矛短戟,一并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打湿了。

他们仍然在奋力作战,但于禁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多了。

没有了箭雨的隔绝与收割,仅仅沼泽是无法消灭一支军队的,因此兖州兵得以渐渐地集结起来,渐渐地恢复阵型,即使他们看起来狼狈极了,但他们仍不曾逃走,不曾退缩!

面对这样的强敌,谁能够不动容呢?因而她的士兵在作战的同时,似乎也都在沉默地看着她。

他们跋涉过千山万水,打了一仗又一仗,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伤。

因此几乎只靠着一口气在坚持。

如果回到平原上,他们敌不过于禁的精兵,这是她所清楚的,也是他们所清楚的事。

一双双眼睛里的火焰仿佛也经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渐见黯淡。

如果她不能将于禁困在这里,待他恢复了兵力之后,即使她能逃走,张辽的骑兵能逃走,太史慈在两面合围之下该当如何?

如果她的兵马在这里折戟沉沙,关羽又如何在抵挡于禁与城中守军的同时夺回淮安城?

如果她不能在这里击破于禁,她要如何对那个孩子说,这世上是有公道,有天理的?

淮阴离下邳不过二百里,轻骑一日夜便能到达。

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之下,这二百余里似乎突然化为崇山峻岭,无可触及。

她的手慢慢伸向了背后。

【我以为你很喜欢下雨,因为下雨就要打雷,尤其是在这种狂风大作的时刻。】

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自脑内响起,带了一点惊奇,一点嘲弄,但总体来说还是十分温和。

陆悬鱼愣住了。

但那个声音还在继续响起,这次语气中的温和消失不见了,转为了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傲慢与狂妄!

【他既认为天道在他,风雨便是明证,那就踏碎风雨,踏碎他的天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