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想干啥就干啥

关灯
护眼

第34章 主刀手术了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都重生了谁还不是想干啥就干啥!

随着左成梁手术数量的增加,他的手术技能开始突飞猛进地增长。

当有一天,骆勇教授偶然的发现,左成梁的小组居然在做胃肠吻合手术时,他真的是被吓了一跳。

但等骆勇教授全程的观摩,看到左成梁将整个手术行云流水地做下来之后,骆勇教授便默许了左成梁的这种做法。

让骆勇教授默认这种违规做法的原因之一,那就是这里的病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里的病人总是在排队等候手术,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病人就是在等候中,病情恶化,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骆勇教授的默许,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助长了左成梁的胆子。

渐渐地,左成梁开始什么手术都接。

有几次,左成梁连开胸的手术他都接了下来。

而在手术中,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大血管阻断、缝合之类的,对操作手法和速度有极高要求的手术中,

左成梁那熟练地缝合手法,以及在使用时间拉扯能力后,

他那看起来迅捷到了极点的操作手法,让他显现出远超常人的技术水平。

左成梁的这样一种操作能力,让他在一些高危手术中,表现出了远超平均水平的成功率。

这也让最初对将左成梁分出去,让他单独带组做手术这种做法,有些微词的人彻底的闭了嘴。

在这段时间里,左成梁从最开始跟人手术,到后来单独带组手术。

到后来,开始每天做几台手术,再到后来,每天至少的做十几台手术。

这样一个手术水平和手术数量,直接的让他成了松江大学医疗队的骨干力量。

这样的一个结果,不单是因为他的技术水平达标了,还因为他年轻。

是的,就这一个年轻,就让其他岁数稍大一些的老医生败下阵来。

那些老医生,因为体力问题,导致无法承受,每天连续的高强度连续做手术的这样一种操作,到最后只能每天做个六七台,八九台的手术。

而左成梁因为年轻,再加上操作手法也快。

每一天,他都要做个十几二十台的手术。

这样的一个速度,简直就堪称人形机器人。

就是在这样一种每天不停地做手术,做手术的过程中,左成梁度过了他回国后的第一个月。

等到时间到了第二个月,随着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灾区的状况日渐好转。

灾区的伤病员,在经历了最初那段时间的爆发之后,伤病员陆续的得到医治,逐渐的减少。

到最后,终于的趋于稳定。

这时候,左成梁也迎来了他来到这里后第一次的休假。

可以休假了,左成梁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去看看楚三四的救援队,还有……楚伊儿。

这个,倒也不是左成梁重色请轻爹,现今这个时间,左成梁的老爸他们的救援队,早就离开灾区,回归江城市了。

左成梁不知道的是,之前他在京城职业技术学校捐的那笔巨款,可是把他爹折腾稀了。

这左孝义回到江城市后,就被纪委叫过去接受调查。

理由就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那时候,因为左成梁也是身在灾区,联络不上。所以这左孝义就被纪委双规,关了起来。

这左孝义心里委屈啊!这刚刚从灾区救灾回来,便被抓起来,这他如何的能忍?

于是他便和纪委的工作人员大吵大闹。

纪委工作人员让左孝义交待资金来源,这个左孝义哪知道哇!

最后,纪委工作人员只好顺着银行这条线,追查资金来路。这查来查去,便查到同一账户还给松江大学捐款了。

等纪委人员到了松江大学一问,然后也看到了那张股票交易流水账目。

在惊骇之余,也搞清了,原来这些钱是左孝义那个妖孽儿子在股票市场搅风搅雨,赚来的。

而进一步的调查,又顺着转账线索,查到了红会那边。

在红会那里,查到这些钱最初的来源居然是……捡来的。

纪委的人员,既吃惊,又羡慕。

纷纷感叹……这小子这命……草!

不管纪委的人感到多么吃惊,多么的不可思议。

这股票交易流水是做不了假,骗不了人的。

纪委的人最终只能说左孝义的儿子……真不是人!

最终,左孝义总算被放出来了,他也确实的气坏了。

“他妈的!这个败家玩意!看等他回来,老子不锤死他!”

家中,左孝义气急败坏地蹦着高骂儿子。

楚三四他们哥几个组织的那个民间救援队所在的地方,距离左成梁这里并不太远。

左成梁在路上搭了一台运输车,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跋涉,很快就到了那里。

楚三四他们救援队的所在地,已经是个比较大一点的城市了。

在这里,堆积着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还有陆续赶过来的数百上千的救援队。

这一次,楚三四、范进国、徐新安他们哥仨押运着从沪市那边购买的,价值两千多万的救援物资,来到这里。这一路上也是磕磕绊绊。

因为这些物资都是自主采购的,再加上那些货主听说是买来捐往灾区的。

这一批货物说是两千多万,实际货值三千万都不止。

这批货物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粮食和衣物,其次就是各种工具以及日常急需的药物等物品。

所以当这三个小子押送着这批物资来到灾区,立刻的,就引来双川政府和百姓的热烈欢迎。

这个,主要是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灾区最需要的东西。

在将这些物资交付灾区救灾管理部门之后,这三个家伙并没有立刻的离开,而是组织人手参加救援工作。

这一转眼,这哥仨在这里也忙活了一个多月了。

三个人从刚来时的白面书生,到现在一个个造的灰头土脸,面皮黑黢黢的,跟个民工没两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