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

关灯
护眼

第41章 卖疯了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

之所以把专利落在王传文的名下,是为了让老爷子以后又有了工作的动力,老年人一旦生活失去了动力,距离身体的垮掉也就不远了。

尽管他目前已经79周岁,但良好的身体素质,注定了他会有一个长寿的年纪。

若是能在这个年纪有事可做,预料中的身体老化就能来得相对慢一些,说不定活过上一世的88岁没有问题。

老人家对这个建议也是举双手赞成的,以后他就能以技术入股,参与到向阳配件厂新产品开发的项目当中。

至于除了赚取一部分有限的分红外,估计老爷子的有生之年是等不来厂子将来真正红火的那一天。

但钱赚多少是小事,让他有此高龄又能给家庭贡献一份力量而产生的良好心态,才是二兴的最终目的。

况且这还是原始股,成不成的先参与进去再说,万一真让赵成虎搞出了名堂也说不定。

那个时候,凭借着当初的这点股份,杨运喜夫妇老了之后,就能啥也不干,干吃红利了。

所以,白天偷偷摸摸地跑去注册,晚上,二兴和王传文、吕奉翊就凑到一起悄悄地绘制“老头乐”的设计图纸。

这一点难不倒他们,因为王传文干了一辈子的机械加工,可不仅仅是能看懂图纸那么简单。

再加上二兴的设计以及吕奉翊动手能力的参考,不到三天居然就把图纸设计出来了。

等拿到让杨运喜找厂里的工程师绘制的标准图纸,申请专利的流程也基本上走完了。

申请专利的过程与今天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民营项目更多地只注重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审核过程相对简单明了。

但仍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像是申请费、审查费和维持费等等,让他们花去了二百多块钱。

一开始王美芬是执意不肯出这笔钱的,原因是她认为的三个人在瞎折腾,并且她很心疼相当于大半年工资的高额费用。

可断不了赵成虎一趟趟地往家里跑,后来更是拉上了配件厂的厂长兼工程师王保禄。

这位王工可不简单,在机车厂还没退休前就是副总工程师,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可人家也是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

申报的流程,本来也没有这么快,还是二兴让桓真出面托了人,才能在一个月内就批下来了。

这个时候也来到了四月初,有了标准的图纸,出产品就快得多了。

再加上机车厂的全力支持,在五一节到来的前一天,正式产品终于被配件厂鼓捣出来了。

还是在二兴的背后怂恿,由王传文出面要求走完签合同的流程,才在五一节后把申请商标的文书递交了上去。

机车厂之所以这么上心也有自己的考虑,毕竟这家街道工厂是机车厂的挂靠单位,如果能在民用产品上有所作为,也等于他们获得一部分主业之外利润的诱惑力。

因为单纯的维修业未来势必会落伍的,早早晚晚机车厂要走上改制这条路。

如果能抢在之前开拓出一条副业来,对整个机车厂庞大的运行机制,就能多出来一条道的选择。

况且单凭向阳配件厂本身,既没有财力也没有技术支持的,对于日后的扩大再生产的企业硬件的升级,更严重缺乏财力物力的支持。

机车厂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甘于前期的投入,不然仅靠配件厂自己的能力,怕是再多两个月的时间也推不出成品。

至于王传文的个人股份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解决起来本来应该是挺复杂的。

好在那时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调整期,再加上机车厂背靠铁道部这个有利条件以及王传文仅仅提出来百分之一的股权要求,居然神奇地申请下来了。

这必然主要得力于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个人投资办厂的现象,但二兴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因为他找了铁道部的王主任事先咨询过了。

当然咨询只是名目,让部里知道这个项目才是目的,况且还有机车厂同时递交上去的项目申报,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

成品出来的第一天,王传文就鸟枪换炮了,也终于又有时间去市里显摆,果然更显精致跟专业的“老头乐”,一经停下来就会有很多人围观。

几天下来,就开始有人找去厂子里询问价格,开始接受预定的定金。

没有太多的现货,是因为机车厂还在腾出闲置的厂房,同时也在组织厂里的职工自愿加入的名单拟定。

目前暂时还没有更专业的设备引进,一切只能基于全人工的制造方式。

与此同时,还是在二兴的幕后推动下,赵成虎成为了首批出外宣传的外勤人员,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前世的起家就是跑推销跑出来的,他的潜在能力毋庸置疑。

还是二兴的建议,半个月之后的首批产品下线,宁愿让一部分订单延后,也得首先把产品送到各大商场展览。

其实那个年代整个春城只有六家稍微大一点的商场,更大型的百货大楼正在建设当中,还得一年多才能开门营业。

但短短的三天时间,春城一商店到五商店,就预定出去了超过了三百辆“老头乐”,可是把厂子里的人给高兴坏了。

等到半个月之后,不算预定的,仅是卖出去的成品车,居然就达到了一千一百多辆。

尽管那个年代一辆车一百三十块钱,已经算是很昂贵了,可由于它超凡的实用价值,已经面对的消费群体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老年人,所以销售量的一路看涨。

那个时候普通的自行车最低的也要一百四,来自申城的凤凰车甚至要高达一百七十五,人力三轮车更是三百以上。

所以这个价格的制定还是很符合市场行情的,并且上市还不到一个月,据说很多自行车厂都在计划着复制了。

那个时候,专利啥的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但二兴之前坚持申请专利,并非是日后用来维权,还是当做王传文技术入股的凭据。

三个月后,等到其他同类型“老头乐”面市的时候,春城这边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一万辆。

但距离市场需求还很远很远,这还是惊动了机车厂的主管部门,加大了投资额度的前提之下。

好在已经更名为“向阳自行车厂”的产品生产更加单一,并没有开拓单人自行车行业的想法,因而一时半会儿自己家的“老头乐”还是在小型三轮车市场一家独大的。

这个时候,也来到了九月份,二兴要上一年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