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关灯
护眼

第156章 矫诏调兵?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贾诩瞪大双眼,愤怒的推开荀攸。

“你说啥呢?我夫人怎么会……”

说到一半,他意识到不对,止住话语,两人大眼瞪小眼。

好吧真有可能。

荀攸太鸡贼了,表面上正人君子,天子让他帮忙搜罗美女,他在搜罗的过程中连手都没碰一个。

天子要给他送,他一个没要,摆出一副不近女色的架势。

然后背地里来找他和郭嘉,他好几次想把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那个美女,直接送给荀攸算了。

结果荀攸又来一句不要,没办法……

荀攸见贾诩面色很不对劲,心中狐疑之色更盛。

贾诩太鸡贼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你到底在跑什么?尚书台可是出了何事?”

贾诩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他刚刚看到了什么?看到尚书台内站着一排排禁军。

肯定是出大事了,鬼知道荀彧在搞什么,他得躲远一点。

就在两人拉扯间,钟繇带人来了,贾诩长叹一口气,幽怨的望着荀攸。

得,这下躲不过去了。

最后贾诩是被钟繇赶进去的。

荀彧、荀攸、钟繇、贾诩四人面面相觑。

钟繇为荀攸两人简单说明了一下局势。

贾诩面不改色,揣着手道:

“确实是要紧之事,应该立刻派轻骑,日夜兼程赶往兖州,告知天子此事,由天子下诏调兵。”

见荀彧皱起眉头,贾诩又赶紧补充道:

“司隶校尉部会保证沿途官吏配合,最多十日就能走完一个来回。”

荀彧点点头,没否认也没答应,他将卷起来的竹简亮在两人面前。

“拆还是不拆?”

贾诩闭上嘴,老神在在的看向天花板。

荀攸沉着脸道:“拆,朝廷不能蒙在鼓里,北边顶不住了,司隶应当做好相应准备,以免胡人南下,春耕成果毁于一旦。”

“好,我四人共同见证。”

荀彧扯着丝带就要拉开。

贾诩急了,拽住他的胳膊。

朝廷不能蒙在鼓里没问题。

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也没问题。

问题是尚书台被围的水泄不通,三公一声招呼没打,北军还在懵逼之中,他们在这密谋算什么事。

荀彧转头望向他,“文和有何话说。”

“是不是应该将三公九卿全找来,再好好商量?”

钟繇哼道,“等商量完了,孙坚也就完了。”

“那你们是要怎么样?”贾诩瞪着眼睛问道。

荀彧抚开贾诩的手,“先看再说。”

“我……你……唉!”

贾诩知道,今日贼船自己是上定了。

他往后面挪了挪凳子,尽量离三人远一些,不满道:

“要拆就拆吧,我能咋样,我说话好使吗?”

荀彧不再犹豫,当着几人的面拆开查看。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但又很详细。

先着重介绍了一下北线战事,然后又说到了孙坚的应对办法。

最后,孙坚恳请陛下立刻发兵,得以收复西河郡。

胆子还真是大,换个人绝对不敢这么打。

换个天子当家,搞不好会治孙坚的罪。

荀彧一边看一边念,很快大家伙都了解了状况。

荀彧观察一圈,目光落在贾诩身上,“文和有何意见?”

“我能有什么意见?”贾诩心中有气。

荀攸为了缓和气氛,旧事重提,“文和怎么不嚷嚷要去把孙坚逮回来了?”

贾诩哼了一声,“天子在的时候和不在的时候能一样吗?”

他看的门清,天子在的时候,只要他管一管自己的嘴巴别太毒,怎么出风头都没事,反而会得到重用。

荀攸想到一个词,狗仗人势。

荀彧制止了他们浪费时间,冷静的开口道:

“孙坚虽胆大,却不妨是一出盘活全局的好棋,天子若在,定会下诏派支兵马驰援,届时北线朝廷将彻底占据主动,再无胡人入中原之忧,中原地带将得以发展民生。”

说那么多,贾诩明白他是个什么意思了。

拿到天子口谕或诏书回来,十天时间少不了,孙坚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想起草一份矫诏?

开什么玩笑,矫诏就罢了,私自调兵更是夷三族的罪。

贾诩还在想荀彧到底是疯了还是怎么了,却见荀攸认真的点头。

“文若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何必拘泥于形式,一边将奏疏送往兖州,我等一边应该立刻派兵入兖。”

贾诩在一旁冷笑道:

“话说的好听,我们四个谁有足够的兵权?荀文若,你莫非真打算下封矫诏,让诸将驰援并州吧?”

荀彧回道:“我们四个只要统一决定,就可以请三公及北军中侯来一趟。”

贾诩愤愤不平,“你们仨穿一条裤子,尤其是你和公达本是同族之人,其中一个被夷三族另一个肯定跑不了,可你们拉上我干嘛?我拒绝。”

他一没兵权,二不插手朝政,天子让他干啥他干啥,这事他实在不想掺和。

怎么啥腌臜事他都跑不了。

荀彧早料到他会有这样反应,微笑道:

“行啊,那在下也不管了,就按流程办给兖州送信,到时候北路大军全军覆没,胡人兵临司隶,天子回来后,在下就说是你贾文和非要公事公办,文和,你说以天子的性格,会怎么样呢?”

贾诩陡然打了个哆嗦,忍不住骂道:

“你真黑!”

“嗯?”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贾诩扯着小凳子凑近了些,“我虽然同意尽快发兵,愿意配合你们,可矫诏的事跟我没关系。”

荀彧松了口气,搞定贾诩只是最简单的一步。

三公和朱儁他拿什么说服?

朱儁虽有大局观,且一心为国,但他只奉大汉天子之令,除了天子谁来了都不好使,不然天子不会放心的让他掌管北军。

王允会带着士大夫们把事情闹大,贾诩不一定镇得住。

杨彪搞不好会玩一出骑墙派,同意出兵,但不同意无诏出兵,否定士大夫闹事的同时,却不用假节之权制止他们闹事。

天子不在,光靠他们这几个新面孔的威望,压不过三人中的任何一人。

荀彧决定利用自己及尚书台的优势。

龙玺在他这,掌管龙玺的符宝郎听他命令。

起草诏书和发布政令的权利在尚书台。

先把圣旨发出去,唬住三公再说,同时,调北军一个营,外加屯田军三万人入并!

再用贾诩监控各派系,严密注意士大夫。

荀彧豁出去了,现在不好搞定的就是被北军堵住的那九名轻骑。

消息走漏,朱儁以为他要造反可就不好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