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按照神婆的指示,在狐狸死去的地方开始了连续七天的祭拜。第一天,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山林。
四周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静谧的薄纱所笼罩着。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声响,唯有那轻柔的微风悠悠拂过繁茂的树叶,发出细微而又清脆的沙沙之声,宛如大自然在这宁静时刻演奏出的一曲空灵乐章。
李三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他哆哆嗦嗦地将精心准备的祭品一一摆放整齐,而后双膝跪地,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那双充满恐惧和懊悔的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带着哭腔且饱含着深深的忏悔之意:“狐仙大人啊!小的我真的知道错了,当初都是因为我一时鬼迷心窍、贪得无厌才会犯下如此不可饶恕的罪过,杀害了您。现在我追悔莫及,请您高抬贵手,大发慈悲饶过小的一命吧!”说完这些话后,李三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额头与地面撞击时发出沉闷的声响。
说完,他磕了几个响头。然而,在他祭拜的时候,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让他脊背发凉。
回到家后,李三依旧提心吊胆,生怕狐妖再次出现在他的梦中。这一夜,他虽然还是梦到了狐妖,但狐妖的身影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狰狞了。
第二天,李三不敢有丝毫懈怠,再次前往山林祭拜。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下起雨来。
“狐仙大人,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会多做善事,弥补我的过错。”李三一边祭拜,一边念叨着。
就在这时,一只乌鸦突然在枝头叫了起来,声音凄厉,让李三心里一阵发毛。
第三天,李三去祭拜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村里的刘大哥。
“李三,你这天天往山林里跑,能管用吗?”刘大哥问道。
李三苦着脸说:“我也不知道,只能试试看了。”
刘大哥摇摇头说:“我看你还是去隔壁村找那个有名的道士吧,听说他很有本事。”
李三听了,心里一动,但又想到神婆的话,犹豫了起来。
“我还是先把这七天祭拜完再说吧。”李三说道。
刘大哥叹了口气:“那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是觉得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第四天,李三在祭拜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阴森的笑声。他吓得四处张望,却什么也看不到。
“难道是狐仙还不肯原谅我?”李三心中充满了恐惧。
第五天,李三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感觉自己已经快要撑不住了。但他还是强打着精神,完成了祭拜。
第六天,天空下起了大雨,李三浑身湿透,但他依然坚持去山林祭拜。
“狐仙大人,求求你饶了我吧。”李三在雨中哭喊着。
第七天,李三怀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山林。这一次,他没有感觉到那种被监视的感觉,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狐仙大人,这是我最后一次祭拜了,希望你能原谅我。”李三说完,磕了最后一个头。
然而,当他回到家时,发现自己的院子里又出现了狐狸的脚印,而且这次脚印一直延伸到了他的房间门口。
李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知道,狐仙还是没有放过他。
“不行,我不能就这样等死。”李三决定听从刘大哥的建议,去隔壁村找那个道士。
李三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隔壁村。经过打听,终于找到了道士的住处。
道士的家在村子的深处,一座破旧的小院,门口挂着一块写着“道”字的牌匾。
李三敲门进去,看到一个穿着道袍的老者正在院子里打坐。
“道长,求求你救救我。”李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道士睁开眼睛,看了李三一眼,说道:“起来说话。”
李三站起身来,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道士。
道士皱了皱眉头,说:“你犯下如此罪孽,本应受到惩罚,但看你诚心悔过,我就帮你一次。”
李三连忙道谢。
道士跟着李三回到了他家,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说道:“这狐妖的怨气太重,我需要准备一些法器,今晚在此做法。”
李三听了,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晚上,道士在院子里摆起了法坛,点燃香烛,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
李三在一旁紧张地看着。
突然,一阵狂风刮起,吹得法坛上的蜡烛摇摇欲坠。
道士大声喝道:“妖孽,还不速速离去!”
狂风中似乎传来了狐妖的怒吼声。
道士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加大了法力,桃木剑挥舞得更加迅速。
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停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道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暂时把它赶走了,但能不能彻底化解它的怨气,还得看你的造化。”
李三听了,心中又是一阵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