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关灯
护眼

第59章 约上清流两大巨头,看崔理崔珏打擂台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仙鹤楼,一幢三层小楼,是京城最大的酒楼,没有之一。

酒楼生意兴隆,日日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宋谨央带着冯氏直接来到三楼,推开视野最好的一间厢房,吩咐小二上些新菜。

不一会儿,掌柜的亲自送上热茶,是上好的岩茶。

待坐下喝了几口热茶后,宋谨央这才打开话匣子,温和地问冯氏。

“你可是有事同我说?”

冯氏对她,向来敬而远之。

当初自己发现被王爷骗了四十年,冯氏还曾暗地里笑话过自己。

但自己的确可笑,又怎么会怪冯氏呢?

冯氏是她做主聘下的,自然了解她真正的为人。

冯氏年轻时,订过一门亲,是住她对门的读书人。

据说那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举人的身份了,若假以时日,定能高中进士。

可惜,天妒英才,中举没多久,便意外去世了。

冯氏痛不欲生,冯远无奈求到她头上,她便做主将其许配给六子崔琅。

冯氏自嫁入王府后,始终隔着一层,同谁都不亲近,同夫君崔琅的感情更是寡淡。

冯氏原本有满腹的话要说,但真的面对宋谨央时,她却迟疑了。

她早就是心死之人!

今日义父又劝她,同崔琅好好相处,她厌倦不已,与义父大吵一架,怒而离开。

但到底记着义父的好,特意赶到十里街为其挑选生辰礼,不想竟意外看到了早该死去的人,活生生出现在眼前,怎不叫她震惊?

冯氏看了眼低头喝茶的宋谨央,心里拿不定主意,到底该说些什么。

义父说,母妃是白光翰的救命恩人,但母妃到底知不知道,黑掌柜就是白光翰,就是她曾经的未婚夫婿?

她不敢赌!

万一黑掌柜不愿意让旁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呢?

冯氏咬了咬下唇,沉吟半晌,问了一个看似无甚关系的问题。

“母妃,您当初为何同意聘我为六媳?”

宋谨央一怔!

她实在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冯氏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她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唤醒了遥远的记忆。

“崔琅是我的儿子!世间没有哪个母亲,不想儿女生活幸福,琴瑟和鸣!

但是,我了解崔琅,他心中从无情爱,不论谁嫁予他,都难得他怜惜!

若我另聘他人,反倒害了人家姑娘,而你心中亦无他,你二人岂非绝配?”

一个惦记的只是冯氏身后的势力,一个已然心死,嫁谁不都一样?

可不正是天作之合?

听到这个回答,怔住的反而是冯氏。

旁人爱子,只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母妃竟还想着儿媳会不会幸福?

更何况,自己的确因为这门亲事,选择撑着一口气活下来。

当年,她心灰意冷,想跟着白光翰一起死。

义父一夜白头,百般为她筹谋,为了不让义父为难,她勉强同意了亲事,强打精神上了花轿,嫁给了毫无感情的崔琅,糊里糊涂地过了这些年。

想明白一切,她肃然起敬,看向宋谨央的眼神里,满是钦佩之色。

腾地起身,她恭敬地走到宋谨央跟前,认认真真地行了大礼。

“母妃,对不起!是我错怪您了!义父今日将实情告诉了我,当年是他求的您,这才给了我一线生机!”

“母妃,若我……”冯氏银牙暗咬,话锋突然一转,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若我想和离,您可会答应?”

宋谨央没有诧异,只是目光如沉水般,注视她良久。

“我都要和离了,岂会阻拦你和离?”

冯氏大惊。

原来,母妃说要和离,是真的!

过了没多久,菜肴上齐了,两人默默地用着膳。

期间,宋谨央硬拉着素香、素馨一起坐下用膳。

“在我跟前,没那么多规矩!这些菜,我和冯氏可吃不完,赶紧坐下,我和冯氏难得一起用膳,可别扫了咱们的兴。”

待用了膳,宋谨央突然想到了什么,吩咐素馨立刻跑一趟雅冠布庄。

“去拿几套男子衣衫,要成套的。颜色全要素色的,白色、玄色、青灰色,深褐色各一套。

面料不用很好,普通的绸缎即可,但必须厚实,棉花要填地满满的。

取了衣衫,你直接送去族学,交给崔理。”

冯氏心中一动。

她也听说了,母妃不久前出事,马车撞到别人家小院,应该就是这个崔理。

他定然是个品性出众的人,否则母妃也不会如此看重他,时时想着他。

吩咐了素馨后,宋谨央准备去一趟后厨。

今儿新菜不错,她打算亲自犒劳仙鹤楼上下。

冯氏也因为今日的一席话,同宋谨央亲近起来。

两人一同出了门,相互搀扶着往外行去。

刚刚跨出厢房门,迎面走来一位有些年纪的清俊男子,下巴上的胡须竟编成了一股辫儿,引得冯氏“扑哧”笑出了声。

男子回头一看,非但没有见怪,反而恭敬地朝宋谨央行了一礼。

“王妃,素来可好?”

宋谨央定睛看去,原来是祭酒郑莼。

“巧了,郑家小子,你也来用膳啊!”

堂堂祭酒大人被称作小子,还一副很受用的模样,引得冯氏闷头笑了起来。

郑莼不以为意,想来是见怪不怪了。

他略带兴奋地说道:“王妃,今儿当真巧了,济远先生也下了山,正与小子我推杯换盏,王妃可要去坐坐?”

宋谨央一听济远先生也在,顿时来了兴致,立刻转了方向,跟着郑莼去了他们的厢房。

宋谨央内心十分感谢济远先生的据实相告,但见济远先生无意提及此事,她便也装傻充愣,只说些寻常事。

几人谈天说地,从农耕谈到天象,从秋闱谈到清流,越谈越投机。

最后谈着谈着,跑偏了题,竟谈到京中八卦。

“王妃,听说诚王妃想将白翩翩嫁与府上的七爷?”

济远先生是知道白翩翩同崔珏关系的人,当初在相国寺的悬崖上,他可是将崔承的话听了个十足十。

宋谨央笑得意味深长。

“正是!可惜遗憾的是,老三用自己的官职抵了皇上的赐婚,白白错过一门好姻缘。”

济远先生也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知不觉,下晌的时光飞快地流逝。

正当几人打算起身告辞时,素馨兴冲冲地回来了,眼里全是惊喜。

“王妃,明儿个崔理少爷要同七爷打擂台了。”

众人一听,又来了兴致,再次坐下不走了,细细地听素馨说起事情的原委。

济远先生和祭酒明显兴致勃勃,一致提出要参加明日的擂台赛。

宋谨央嘴上答应着,眼里却流露出担忧之色。

崔理多年未沾书,输了难不成真的离开族学?

济远先生像是看出了她的迟疑。

“王妃,何必担忧,一个破族学而已,上不上的,无所谓,大不了拜入我的门下,我收他为关门弟子。”

济远先生喝高了,兴之所至,大手一挥,随口一说。

不料“一语成谶”,平添了自己许多麻烦,竟从此再也丢不开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