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关灯
护眼

第64章 头脑中想象练字,打遍天下无敌手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王先生接过崔理的作品,小心翼翼地翻了个面,展示给在场所有人看。

看到作品的人,纷纷倒抽一口凉气。

整个前厅抽气声不绝于耳。

宋谨央发自内心地笑了,连眼睛都笑弯了。

祭酒大人捋着胡辫,摇头晃脑,赞叹不已。

济远先生更干脆,直接大笑出声。

与济远先生不同,学子中有人哭出了声。

起初是小声啜泣,后来声音越来越大,终于嚎啕大哭,引得众人侧目。

待哭声渐止,济远先生点名那位学子。

“你为何哭?”

那名学子抽泣地回答。

“不知为何,看了崔同窗写的这首诗,就是止不住想哭。”

有人点头附和,称自己虽然忍住没有哭,但心底涌起了无数悲伤。

族长一拍脑门。

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不是自己有病,是崔理的字实在写得太好,调动了他悲伤的情绪。

济远转头问崔理。

“你说说看,你的字同崔珏的字有何不同?”

崔理拿过两人的作品,仔细地比较了半晌。

放下宣纸后,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缓缓开口。

“从字形来看,崔七爷的字同我不相上下,但风格不同。

七爷的字龙彰凤质,潇洒不羁;我的字沉郁顿挫,厚重古朴。”

说到此处,崔理微微顿了顿。

“只是,王先生让我们誊抄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

这首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失意之苦,字字句句透着压抑的苦楚与迷茫。

七爷的字却透出潇洒不羁,风格与诗意不符,看上去很是别扭。

反而是厚重古朴的字,渲染了悲苦的诗意,读来令人伤感。”

祭酒大人、济远先生、范先生、王先生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祭酒先生补充说明。

“崔理难能可贵之处,便是将字的风骨同诗的意境结合起来。所以读他写的《西北有高楼》,你们才会忍不住悲伤。”

学子们纷纷表示受教了。

济远的思绪,随着祭酒的话飘了开去。

眼前的崔理令他想到了好友寻鹤。

世间,除了眼前的崔理和自己,若还有一人能写出字的风骨,那就只有“南寻鹤”一人了。

大乾,有两位赫赫有名的隐士。

人称“北济远,南寻鹤”。

“北济远”,指的就是他。

而“南寻鹤”,多来年,再也无人知其下落。

济远试图从崔理的脸上,找到昔日好友的身影。

遗憾的是,两人的长相大相径庭。

他难掩失望地叹了口气!

崔珏整个人僵住。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

祭酒大人和济远先生,甚至王先生、范先生,都认为崔理写得比他好。

这份好,并非指字体本身,而是崔理的字给人悲伤的感觉,与诗的意境完美地契合。

他咬了咬牙,不服气地抗议。

“我不服!这只是崔理运气好,王先生挑的诗适合他的字体。”

有不少人赞同他的说法。

没错!

字要写得好,还要写得符合诗的意境,这也太难了吧!

难不成,每写一种意境的诗,就要换一种字体?

这世间有几人能做到?

面对质疑,崔理面不改色。

崔珏见众人都支持自己,更有底气了。

他傲慢地对崔理说。

“你有本事,写出古诗十九首所有风格,否则无法证明你赢了。”

此话一出,宋谨央立刻蹙起眉头。

这话说得无赖至极。

明明这幅字就是赢了,什么叫“无法证明”。

宋谨央刚想开口斥责,崔理已然应声“好”。

他重新拿了张纸,在纸上写下十八个字。

分别从十八首诗中各提取一个字。

《行行重行行》中的“重”,层层叠叠,写出了妇人的相思之苦。

《青青河畔草》中的“草”,四平八稳,写出平和安宁的日常氛围。

《今日良宴会》的“宴”,曲曲折折,写出了愤愤不平的郁闷情绪。

……

每一个字体相同,可表现出来的风骨,各个不同。

那十八个字,自带悲欢离合,述说着不同的人生感悟。

看得人心惊不已!

全场毕静!

连针落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崔珏甚至听到了自己“砰”“砰”的心跳声。

李先生咳了一声,打破了一室的安静。

他尴尬地笑着,试图掩盖内心的焦躁。

“崔理,你是怎么练出字的风骨的?能否将你的经验与同窗们分享?”

话音刚落,立刻得到学子们的回应,纷纷要求他分享自己练字的方法。

崔理面对众人的请求,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

“不是什么好方法,不学也罢!”

这句话,瞬间激怒了众人。

“崔同窗,我们虚心向你求教,你却断然拒绝,是看不起我们吗?认为我们就是用了你的方法,也无法写出像你一样的字?”

“哼!太瞧不起人了!你不过比我们早一步练成,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崔珏眸光一闪,跨前一步,一揖到底。

“崔理,我诚心向你求教,希望你能公开练习的方法,也不枉我们同窗一场。”

崔珏表面谦逊,内心却在冷笑。

这一揖,不过是做给母妃他们看的,顺便把崔理架起来,正好孤立他。

果然,当学子们看到崔七爷低声下气地请求崔理,他竟然还无动于衷时,说话就难听了起来。

纷纷谴责他,认为他没有同窗情谊。

“此人太过小气,绝不可深交!”

“哼!亏得王妃不计前嫌帮助他,他竟然如此自私,连练习的方法都不肯告诉我们。”

崔理还了一礼,朗声解释。

“诸位师长、同窗,并非我藏私,不愿透露练习的方法,实则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可以说,这个方法只适合我自己。”

他停顿了一下,眼眶泛起了红潮。

崔珏的心咯噔一声,自己恐怕又做错事了。

果然,下一秒,崔理的话犹如石破天惊,震得人久久回不过神。

“不瞒各位,今日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在纸上写字。”

什么?!

众人大惊失色!

怎么可能?!!!

崔理苦笑着解释。

“家父早年离世,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族学的那一年,尚能温饱。离开族学后,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赚取微薄的口粮,哪有闲钱买文房四宝?

闲暇时,我用树枝,在沙上练字。

可即使如此,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我肆意练习。

于是,我想到一个方法,搬运货物时,在头脑中描摹练字,想象着字形、字体、风格,一遍又一遍,在头脑中练习。”

崔理边说边笑了。

“那是我童年时,最大的乐趣!身体累到极致,心灵亦快乐到极致!”

全场鸦雀无声。

宋谨央的泪水悄无声息地滑落脸颊。

族长愧疚地抬不起头!

所有人的心情无比沉重。

刚刚谴责崔理的人,此刻纷纷低下头去,羞愧得恨不得有道地缝钻。

崔理没有说错!

只有他,真正做到了“苦中作乐”。

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他的毅力,做不到他所做的万分之一。

人群中传出一缕很轻的哭声。

紧接着,一道哭声接着一道哭声。

不一会儿,哭声此起彼伏。

崔珏的心彻底沉到谷底。

崔理,当真十多年没有沾书?

他的心,瞬间不安。

曾经以为十拿九稳的胜利,在这一刻变得不确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