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江湖宫廷菜

关灯
护眼

第64章 风云突变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江湖宫廷菜!

春末夏初,昭国上下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朝廷之上传来的消息也多令人心神舒畅。大家憧憬着端午即将到来的婚礼大典,陛下最心爱的皇子成婚,透露出来的信息都叫人心情亢奋。

这一日,柳先煦去了玄真观打醮,一真道长亲自捧了明前春茶,用绿梅尖上的化雪烹制,招待老友。两人心照不宣地在初夏的清光下饮茶谈天,看着天光的变化,心情也随之起落。

柳先煦问道:“最近有没有扶风道长的消息?他上次给我来信说起顾韬晦派人去雅川一事,晦暗不明。”

一真道长不以为意,说道:“顾韬晦这个人,神神叨叨的,但心眼不坏,他怀疑我背后在搞什么动作,总想控制局面。但是,这局面以他的地位,哪是能掌控的?蚍蜉撼大树罢了。”

柳先煦说:“我倒觉得他的实力不可小觑,手下有一帮人,都还挺能干的。为人处事又还圆滑,虽然不在高位,但能调动的资源倒是不小。还好此人是友非敌,不然真不好应对。”

一真道长说:“但不是同一阵营的,不知道是成事不足,还是败事有余。只能且走且看了。雅川诸事,首尾不够严谨,难怪他会揪住不放。总的来说,还是格局不够大,只看到了眼前的危险,殊不知为了躲避飞蚊,结果掉进陷阱。”

柳先煦叹道:“就怕连累了手下一帮人。”

一真道长说:“不然,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既然享受到了好处,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柳先煦说:“可能扶风也是洞察了一些先机,才没有隐瞒,把真相多多少少透露了一些出去。”

一真道长笑道:“扶风那点弯弯肠子,总想把别人绕进去,殊不知这世上哪有什么蠢人?只有他最厚道了。”

柳先煦也笑,知道这师兄弟感情深厚,互相打趣并不伤情谊。看着眼前的柳树已经褪尽了嫩绿之色,换了一个话题,问道:“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是不是也要到收网的时候了?”

一真道长手指往上一指,说:“不急,不知道这位真实的想法,我总觉得这几年事情进展得都太顺利了,是不是让我们忽略了什么?”

柳先煦沉默半晌,说:“也许是老天爷帮忙吧,总归以前的事有伤天和,说来遭了天谴也不是不可能。”

一真道长叹息道:“上天的好恶,我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悟透。如果说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也不用我们煞费苦心了,还这么危险,随时都是脑袋搬家的差使。但总归还是寄希望于善恶的规律,我们这样做,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柳先煦笑道:“那如果事成,道长届时是要羽化登仙了。”

一真道长也笑道:“不敢想,尽人事,听天命吧。我倒觉得天意对顾韬晦这小子颇好,好些不可解释的现象,如果用天意垂怜这四个字来套,倒就解释得通了。”

柳先煦诧异道:“这么厉害吗?是不是扶风也窥得了一些天机?”

一真道长怅然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希望能够是殊途同归。我一直觉得,顾会是我们计划中的一个最大的变数,但因为成功渺茫,所以我不介意增加一些变数。就像是如果知道这盘棋要输,最好的办法是干脆把棋盘掀了。”

柳先煦长思不语,最后无奈说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不到最后关头,怎么可能采用这种同归于尽的方法?”

一真道长笑道:“不然呢?”

这时,忽地就起了一阵旋风,好似有人舞动长袖一样。这风卷起园子里一处新造的土堆,细小的尘埃应风而起,于是,风就被这些细尘所记录,呈现出具体的形象来。

二皇子府上,佣人上上下下走动着,但却未敢发出一丝声响,虽然已是深夜,但王妃的卧室还亮着灯光。这些人都静候在门口的小院内听令,紧张到大气不敢出。

过了好一会儿,才见二皇子陪着庄太医走出门来,庄太医朝着二皇子拱手说道:“就按我的方子去吃,请王爷放宽心,我会一直盯着王妃的,至少这一次不会有大碍。”

二皇子这才松了一口气,对旁边的站着的启兴吩咐道:“去拿一百两银子来给庄太医,然后送庄太医回府,务必不能有所闪失。”

庄太医行了一个礼,说道:“王爷客气了,下官只是谨守本职而已。”

二皇子温声说道:“辛苦庄太医,以后更要麻烦庄太医小心照顾,这也是本王的一点心意,勿用推辞。”

这时启兴已备好车马,于是庄太医才告辞离开。

二皇子阴沉地盯着大门关上,然后对身边的商四说了一句:“跟我来,去书房!”

进了书房,二皇子才缓和了口气,问道:“说一下吧,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商四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开口说道:“王爷吩咐,最近我们对王妃的饮食进行了严密的监控,未经我们的人验证的饮食,都不会到王妃的手中。今天的晚饭,王妃觉得菜有些偏咸,就让侍女泡了一壶红枣枸杞茶来润口。此茶平时也在泡,用料均被我们的人存放于安全的地方。因此王妃的要求我们并不在意,按以往的步骤泡好了茶。但是王妃喝了一口之后,觉得香味有点不对,就停止不用。两个时辰之后,王妃突然肚痛,侍女不敢擅自作主,才请来了庄太医。太医诊断,王爷已经知晓,就不用我多说了。现在,服侍王妃的人和厨房打杂的人都被我们控制,需要一点时间进行排查。”

二皇子双目微闭,似在在下什么决心,然后才睁眼说道:“可以,就按你的意思去办,明天把结果告诉我。”

商四领命之后自去办理。

二皇子叫来陈昇,商议此事。

陈昇先自我检讨了一番,才进入正题。他说:“王爷勿恼,此事未造成后果,我思索,觉得动手之人目的有些奇怪,现在把这事的疑点跟王爷讨论一下。”

二皇子眉毛一挑,问道:“先生所说的疑点,是指什么?”

陈昇条分缕析:“首先,动手的人不像是要取王妃性命的人,因为下的药只是轻微的泻药,冒这么大的风险只是为了让王妃拉一次肚子,就像是在开玩笑;其次,也不像针对的是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如果是这样,打胎药是最好的选择;第三,从对方一开始的行动目标,就是冲着王妃去的,但为什么会针对王妃?这是最大的一个无法解释的地方,如果说是无影动的手,那么他们的对象是你,变成王妃的话纯粹是浪费一次机会。如果说是其他皇子动的手,那么最有可能就是令胎儿流产,这样看,也不像是皇子们动的手。那么,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

二皇子现在也冷静下来了,他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花这么大的代价,搞一次失败的暗杀,为什么呢?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彩排,或者预演,除了让对方更加警惕,没有别的结果。谁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二皇子疑惑地说:“是啊,如果是我,既然要做,就一步到位,现在看,到位是到位了,但更像是在提醒我们,这里有一个漏洞,尽快把它补上。”

陈昇说:“矛盾之处就在这里,如果说,搞不清楚这一点,那么也抓不住幕后的人。”

二皇子说:“先不管那么多,明天商四会把审讯结果拿出来,到时候再看是个什么情况。不过经你这么一说,我已经好多了,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暴露出了我们保卫上的漏洞。”

商四第二天下午把审讯的结果报给二皇子,陈昇也在,三人一起分析这个离奇的行动。

商四说:“先从厨房的调查说起,王妃的饮食由御膳房的冯玉满亲自设计和调理,但他并非天天跟在厨房,他只是把每天的饮食列出一张单子来,让厨房照做就行了。昨天,冯玉满师傅给出的菜是三菜一汤,凉拌鸡脯、金钩凤尾、清蒸鲥鱼,汤是雪豆玉肘汤。四样菜都比较合王妃的胃口,所以王妃吃得还挺多,事后我们们尝了留下备用的样品,除了汤的口感明显偏咸之外,别的菜都还正常。”

二皇子插嘴道:“这汤被人动了手脚?”

商四说:“在熬制现场及之后,都没有动手的可能。因为厨师做好之后,是会试吃的,完全没有尝出异样。而我们对比了厨房留样和王妃餐桌剩余的肉汤,发现了咸味明显的不同。所以,这汤是在从厨房到王妃餐桌的过程中被人动了手脚。”

陈昇问:“上菜的人跟平时是同一人吗?”

商四说:“是的,同一人,他把所有的菜拿到王妃的外间,再由贴身丫鬟送入内室,这样的话,上菜的人嫌疑最大。昨天上菜的小厮也被扣押,他先不肯说,在我们的追问下,他才说出实情,这菜在端到王妃外间的过程中,他有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与菜分离。原因是他一心爱慕的一个丫鬟叫住他,说有东西给他,让他把菜放下到另一隐蔽的角落去。于是他照做了,那丫鬟给了他一包鞋样子,说想给他做双鞋,让他在这些鞋样中先一样。他当场选好之后,鞋样还给了丫鬟。”

二皇子问:“那丫鬟是谁?”

商四说:“是浆洗房负责洗衣服的小喜,但昨天她没在场,我们马上派人去找她,到现在仍然未找到。我想可能凶多吉少。”

二皇子说:“我就知道,吃里扒外的东西。接着说,肯定不止她一个,她只负责把人引开。”

陈昇却提出了疑问:“如果暴露一个卧底,只是为了多加盐,未免也小题大作。如果要加害王妃或者胎儿,直接放毒药或者堕胎药岂不更好?”

商四解释说:“这个阶段下毒不可能,因为最后还有一道试吃的关口,就是王妃餐桌前,她的贴身丫鬟还要每样菜先尝一下,等上一小会,没有异样王妃才会开始用餐。但是菜咸一点就不同了,丫鬟大抵不会觉察出来。”

二皇子点头道:“那就是环环相扣了。接着说。”

商四继续道:“晚餐后,王妃因为吃得咸,口干想喝水,就想用稍甜一点的茶来中和一下。但因为晚上怕兴奋,所以喝的是养生茶。红枣枸杞也是王妃偏爱的口味。这茶的泡制不用通过厨房,直接用以前备好的茶包,在室内烹煮就行了。王妃以前爱自己动手围炉煮茶,颇有情趣,王爷想必是知道的。”

二皇子点点头,于是商四又说:“因为这个事情是临时起意,决定红枣枸杞茶属于偶然情况,所以我认为动手之人不可能事先有针对性地在这个茶包里动手脚,必然是知道消息之后,才把泻药放进茶包中的。那么,谁去取的这个茶包?中间间隔时间有多久?知情人动手的时间最短需要多久?这个就是我们审讯中重点关注的地方。”

说到紧要关头了,两个人神情更加严肃,商四说:“是贴身丫鬟去取的,但王妃吩咐的时候,同时还吩咐了另外一件事,让丫鬟把一件披风拿过来,她想在院子里散散步。所以丫鬟是两件事同时做的,先去拿了披风,后才去取的茶包。她取茶包的时候,发现这个种类的茶包只剩一包了,当时还想了一下,说真巧,还剩一包,明天要重新备一些。”

二皇子舒了口气,问道:“那王妃吩咐想喝红枣枸杞茶的时候,有几个人在场,都听到了?”

商四说:“有三个,都是平时用惯了的下人。但是,如果说策划之人有备而来的话,不排除他们能够偷听到这个内容。在场的三个人我都问过了,都有不在场的证人证明。”

二皇子说:“关键点就在这里了。”

陈昇却说:“我还是那个疑惑,动作那么大,动用了那么多的卧底,却只是放一包泻药,杀鸡焉用牛刀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