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关灯
护眼

第61章 暗示空印案,朱标震惊。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我们高丽第一名将乃是李成桂,李将军!”

“但是之前出城迎敌的时候早就败在了贵军手中!”

“哈?”

朱棣一副你在逗我的表情。

你管这玩意叫高丽第一名将啊。

他甚至都没有什么印象。

但是就是率兵朝着对方帅旗一阵冲锋。

最后斩将的那一刻他都还以为这只是高丽一个普通将领呢。

战术指挥的这么垃圾,这难道就是高丽第一名名将。

就连一旁的曹震听后都愣住了。

忽然,他发现直接猛攻开城,好像也不是不行。

高丽第一名将都已经这么拉了,那其他人怎么样他想都不敢想。

李成桂做梦都没想到。

自己当了半辈子的高丽第一名将。

最后却死的这么仓促。

甚至都无人在意。

等到使者离开后。

蓝玉再次露出不屑的神情。

他甚至觉得一开始陛下不用给他这么多人。

与此同时,金陵太子府。

“爹,给我调一批工匠,我有用处!”

朱雄英回来之后毫不客气的对着朱标说的哦。

至于高丽发生的战事。

他是一点也不担心。

如果说蓝玉率领五六万大明精锐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高丽。

那么他就不是蓝玉了。

毕竟历史上蓝玉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每战先登陷阵,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任征南副将军,同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师30万征云南,擒元平章达里麻于曲靖,梁王走死,取大理、鹤庆、丽江等地。

云南平定,蓝玉功为多。洪武十六年(1383年),与傅友德领军班师,沐英留镇云南。

后随大将军冯胜北征而生擒元太尉纳哈出、于捕鱼儿海(今内蒙古东部贝尔湖)攻杀北元太尉蛮子等,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大将军,次年,封凉国公。

战绩彪悍到直逼老一辈国公们。

现在的高丽在北元面前可是不值一提啊。

历史上能够打到捕鱼儿海的将领可以说是十分稀有了。

“要一批工匠?”

朱标有些意外,雄英需要工匠做什么。

难道是又要发明什么火器吗?

想到这里,朱标的情绪就变得激动起来。

毕竟燧发枪的威力,大家是亲自试验过的。

绝对是当代火器当中顶尖的存在。

“可是又研究出新式火器了?”

朱标无比激动的问道。

“切,哪有那么容易!”

朱雄英无比随意的说道。

他现在就算是能够拿出更先进的火器,按照大明现在的工业水平也完全制造不出来啊。

不如先用心讲点实际的。

“虽然不是火器,但是是一种用途更广泛的材料!”

想起水泥,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啊。

能铺路,又能加固城墙。

这玩意可比现在用的那些材料坚固多了。

当然,原本他也想整点其他的东西。

但是奈何系统一天天净给他奖励这些玩意。

朱雄英估计自己再过一天就变成正儿八经的土木生了。

“这件事情你不去找你皇爷爷吗?”

朱标有些好奇的说道。

按理来说,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去找皇爷爷吗?

难道是雄英终于意识到我的重要性了?

想到这里,朱标的内心不免生起一阵骄傲。

自己的儿子就算是再聪明,遇到了事情还是会选择来找自己啊。

“那倒不是,我单纯只是不想那么麻烦!”

朱雄英摆了摆手。

找老朱要的话,按照老朱那个性格肯定会刨根问底的。

再加上一层一层审批,太麻烦了。

直接让太子给自己批个条子就行。

朱雄英可是清楚的很,自己老爹在朝堂上管的还挺多的。

他们爷俩一个唱黑莲,一个唱白脸。

愣是把那帮朝臣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批个条子。”

朱标说道这里还是打算去老老实实的给朱雄英批个条子。

这个时候朱雄英忽然脑洞大开的想到。

“对了,爹,你说你这样多麻烦啊,你不如多给我批几张空白的条子,我想要什么的话直接自己写就行!”

“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朱标瞬间大惊。

“切,这个想法有什么新奇的吗,说不定朝臣们都在用这些。”

朱雄英装作一脸随意的说道。

这不就是洪武四大案当中的空印案吗。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

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

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

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因为牵连人数众多,为明朝初期一着名大案。

当然,朱雄英现在只是提前把这个操作给说出来。

等到老朱和小朱重视起来就行了。

他也没有打算详细去整什么,只是偶尔灵光一闪。

“这!”

可朱标不同,他瞬间意识到其中容易发生的地方。

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金陵来报送账册。

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

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

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

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虽然不合规矩,但是元朝时期有很多官僚都会图方便这样做。

可是朱标太清楚自己老爹了。

他是最看不惯眼睛里面挤沙子的人。

如果让自己爹去查这件事情的话,一定会严惩。

所以在将朱雄英要的批条签好后,朱标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出去。

至于朱标去了哪里,选择怎么做。

朱雄英可就不管了。

现在空印使用的还不是特别泛滥。

所以也查不出什么来。

顶多来一次杀鸡儆猴。

但是即便这样,朱雄英也至少能救不少人的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