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山外吹来的风

关灯
护眼

第10章 残阳披野陌,倦影立村丘。老井愁思绕,前途意未休。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山外吹来的风!

几天后。夕阳的余晖如熔金般,洋洋洒洒地倾泻而下,给村头那片平日里毫不起眼的荒芜之地,披上了一层透着悲壮气息的红纱。风,轻轻地拂过,卷起地上的几缕枯草,在空中打着旋儿,仿佛也在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儿轻叹。此刻,映照在村民们脸庞上的,不光是那如血的残阳,更有交织在一起的忧虑与疲惫,他们就像一尊尊被岁月压弯了脊梁的雕塑,伫立在那儿,大地似乎也跟着他们一同无声地叹息。

村口的老井旁,几只麻雀无精打采地落在井沿上,偶尔发出几声低鸣,仿佛也被这压抑的氛围所感染。旁边的石碾子静静地立在那里,见证着村子的变迁,此刻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些故事仿佛要从影子里钻出来一样。老井的井口周围,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井壁上的砖石参差不齐,有的地方还长着几株嫩绿的苔藓,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似乎在展示着生命的顽强。

村长李叔,那位身形略显佝偻,却依旧腰杆挺直,如同一棵历经无数狂风暴雨,却从未倒下的老松般的老者,静静地伫立于村口那棵古老得仿佛能诉说千年故事、见证了无数岁月更迭的大槐树下。他粗糙且布满青筋的手中,紧紧握着康辉遗落的日记本,那日记本的纸张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吟着康辉那些未曾言说的心事,又仿若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唯一桥梁,承载着太多的重量。大槐树的树干粗壮而沧桑,树皮上有着深深的沟壑,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皱纹,树枝上挂着一些红色的布条,那是村民们祈福时留下的,在风中轻轻飘动,给这棵大树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李叔微微仰起头,目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望向远方,那眼神深邃得如同幽潭,藏着无尽的故事与感慨。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饱含深情,就像是从心底最深处迸发而出的洪钟鸣响,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直直地击中在场每一位乡亲的心房:“乡亲们啊,” 他顿了顿,像是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悲痛,语气中带着不容忽视的沉重与深切,“康辉的远去,哪是什么简单的一个孩子离开了咱们,他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突然之间,就这么悄然熄灭了啊。这事儿,给咱们敲了一记响当当的警钟,提醒着咱们:在满心欢喜,眼巴巴地追逐着孩子们身上那璀璨光芒的时候,咱们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把他们心底那块需要咱们温柔以待的阴影之地,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咱们的孩子啊,别看他们平日里在外头闯荡,外表或许坚强得像块钢,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细腻得跟蚕丝似的,藏着好多不为人知的脆弱与渴望,就盼着咱们能多瞅一眼,多关心关心呐。”

李叔的眼神中,此刻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与温情,那光芒仿佛能穿透这渐暗的天色,照亮大家心底的迷茫。他接着说道:“他们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呐,可不是摆在那儿,只知道成天傻乐,不知忧愁的木偶。他们的心灵,渴望被咱们倾听,被咱们理解,尤其是在外面受了委屈,碰上风雨飘摇的时候,最最盼着能有咱们这坚实的肩膀,让他们靠一靠。咱们可不能因为自己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一时疏忽,就让忙碌变成了一把大锄头,硬生生地在咱和孩子之间,挖出一道隔断亲情的鸿沟啊,到最后,让那份原本触手可及的温暖,变得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说到这儿,李叔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但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坚定,却愈发鲜明,如同夜空中最亮的北极星。“从今天起,咱们都得改改,学会放慢脚步,把手里的活儿先放一放,静下心来,好好用心去感受感受孩子们的每一个情绪波动,哪怕是他们微微皱一下眉头,轻轻叹一口气,咱都得放在心上,还有他们每一个微小的需求,是渴了、饿了,还是心里头憋屈得慌,咱都得有数。咱们要实实在在地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这可不单是说给他们兜里多塞几个钱,买点好吃好喝的,更重要的是,得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与支撑,让他们知道,不管走多远,家里头永远有盏灯亮着,永远有人等着他们回来。因为,只有这样,咱们才能一起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未来,让爱与理解,就像这棵大槐树一样,扎根在咱村子的每一寸土地上,根深叶茂,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言罢,李叔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乡亲,那目光里饱含的深情与期许,仿佛是一把把温柔的梳子,轻轻地梳理着每个人心头杂乱的思绪,又仿若一道道温暖的电流,穿透了每个人的心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就在大伙还沉浸在李叔这番掏心窝子的话里时,人群中传来一阵轻微的抽泣声。大伙扭头一看,原来是康辉的母亲,她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身形佝偻得愈发厉害,头发也凌乱地散在脸颊两侧,泪水顺着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不停地往下淌,打湿了身前的衣襟。她颤抖着双手,向前伸了伸,像是想要抓住什么,嘴里喃喃自语:“我苦命的儿啊,是妈没照顾好你,没看出你心里头藏了这么多苦……” 旁边的几位婶子赶忙上前,一边一个搀扶着她,轻声安慰着:“嫂子,您别太伤心了,这事儿谁也不想啊,往后咱们都多留意着孩子们……”

老村长李振国,一位被风霜雕刻得满脸沧桑,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故事的老者,此刻他那饱经岁月磨砺的脸庞上,刻满了深深的痕迹,仿若一部写满村子兴衰的史书。他静静地站在那儿,伫立于村口那棵见证了无数风雨沧桑的大槐树下,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高而坚韧,就像是一位坚守阵地的老战士,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为这片土地撑起一片天。

他的双眼,深邃得如同无尽的夜空,却又充满了忧虑,仿佛能看穿这眼前的困境,洞察未来的迷雾,直直地直视那隐藏在希望背后的重重挑战。他的目光缓缓移向远处,那儿有一群孩子正在嬉戏,可仔细瞅瞅,就能发现他们虽在打闹,眼神中却难掩迷茫与空洞,就像迷失了方向的小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到这一幕,李振国的心头涌起的,不仅仅是火烧眉毛般的紧迫感,更有对这片土地深沉得如同大地般的爱与责任,那是一种即便面对绝境,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也绝不轻言放弃的倔强,仿若深埋在地底的火种,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能熊熊燃烧。

“大伙瞧瞧,此刻咱们村子面临的局势,就跟这眼看着就要彻底沉下去的夕阳似的,紧迫得很呐,容不得咱们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迟疑与彷徨!” 李振国的声音,因为长年累月的操劳,变得沙哑粗糙,就像老旧的风箱拉动时发出的声响,可此刻,却字字千钧,饱含着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穿透了傍晚时分原本宁静的空气,直击每一个村民的灵魂深处。他的语调中,既有对村子现状清醒得如同明镜般的认识,也有对未来坚定得像磐石般的信念,仿佛是在用自己生命的熊熊烈火,去点燃每个人心中那即将熄灭的希望之光,给大伙鼓劲,让大伙振作。

“咱们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得为孩子们想想办法。” 李振国接着说道,“隔壁村搞的返乡创业扶持计划,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这就是咱们的转机。”

“可咱们真的能行吗?” 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道,那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不试试怎么知道?” 李振国目光坚定地回应,“咱们有这么肥沃的土地,有勤劳的双手,还有咱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只要大伙齐心协力,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这时,村里的年轻小伙阿强站了出来,“村长,我愿意去试试,我在外面也学了些本事,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我也去!”“还有我!” 几个年轻人纷纷响应,那声音就像一群小喇叭在吹响。

然而,人群中也有一些人面露担忧之色。“创业可不是小事,要是失败了,那损失可不小。” 一位大叔皱着眉头说道,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咱们不能怕失败就不去尝试,不然村子永远都不会有改变。” 李振国目光扫视着众人,“但咱们也不能盲目,得好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时,突然,村里有名的 “开心果” 二愣子,风风火火地从家里冲了出来,手里还举着个破旧的喇叭,一边跑一边喊:“大伙都听我说,我有个好主意!” 只见他跑得气喘吁吁,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淌,头发也被风吹得像个鸟窝。他跑到人群中间,停了下来,胸脯剧烈地起伏着,还没等大伙反应过来,就对着喇叭大声喊道:“咱村不是要创业嘛,我想着,咱可以搞个‘乡村搞笑大赛’,把城里人都吸引过来,让他们看看咱村的乐子!” 说着,他还当场来了个滑稽的模仿秀,一会儿学公鸡打鸣,那声音高亢得都快把天都震破了,吓得树上的麻雀都扑棱棱地飞走了,一会儿又扮成老太太走路,那扭扭捏捏的样子,嘴里还念叨着:“哎呀呀,我这老腰啊,不中用咯。” 把大伙逗得前仰后合,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二愣子,你这想法也太离谱了!” 有人笑着调侃道,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咋离谱了?” 二愣子不服气地说,“现在城里人就喜欢看这些新鲜玩意儿,咱要是把这比赛搞起来,说不定能火呢!”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觉得二愣子的想法有些荒诞,但又忍不住被他的热情所感染。

就在大家还在为二愣子的 “奇思妙想” 议论纷纷时,天边最后一抹余晖也渐渐消失,夜幕悄然降临。村子里的灯光陆续亮起,星星点点,像是黑暗中闪烁的希望。但茅山窝的未来究竟会怎样?这个返乡创业的计划能否成功?二愣子的 “乡村搞笑大赛” 又会不会成为村子发展的新契机?村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时间去揭晓答案 。而那棵老槐树,在黑暗中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个村子,见证着即将到来的一切。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狗吠声,紧接着,村里的狗像是被传染了似的,一只接一只地叫了起来,叫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村民们都好奇地竖起耳朵,不知道这一阵狗吠声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新的故事,是福是祸,大家都满心疑惑,而村子的命运似乎也随着这此起彼伏的狗吠声,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