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村里的大伙围坐一处,听他们唠着心里话,那感觉,恰似春日里最温柔的风,悠悠然钻进心窝,暖烘烘的。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每句话都带着股劲儿,那是对好日子的热望,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更是对自己人生的透彻领悟。就如同地里的庄稼,不管风雨如何肆虐,都牢牢扎根,奋力向上生长,只为拥抱那一缕阳光,呼吸那一口清新空气。这人呐,一旦活明白了,那可就大不一样,心里燃着火,眼里闪着光,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
“说起茅山涡的变化,那简直是天翻地覆。” 我坐在村口的石凳上,身旁围着几位大爷大妈,正唠着嗑,“以前那路啊,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走一趟回来,鞋上全是泥,重得脚都抬不起来。如今可好,水泥路修得平平整整,晚上路灯一亮,亮堂堂的,跟城里没啥两样。” 李大爷接过话茬,磕了磕烟袋锅子,满脸感慨。
“可不只是路和灯的事儿,安全也有了保障。” 王大妈在一旁插话,手里还拿着纳了一半的鞋底,“村里组织大伙加固坝子,我家那口子,天不亮就跟着大伙去干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回来还乐呵呵的,说这是守护咱的命根子呢。”
村里人如今呐,就像地里紧挨着的庄稼,风来了一同摇曳,雨来了相互遮挡,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邻里间,一句句 “你吃了吗?”“地里活计咋样?” 暖得人心头发烫,比冬日里的火炉还管用。早上我去地里,碰见张婶正给邻居家送刚蒸好的包子,笑着招呼:“他叔,早起忙乎,吃个热乎包子垫垫。” 那热乎劲儿,直沁人心脾。
管理层的那些人,也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倾听咱老百姓的心声,就如同咱种地得听土地的声音,看老天爷的脸色一样。有一回,村里开大会商量修文化广场的事儿,村长站在台上,诚恳地看着大伙说:“乡亲们,咱这广场咋修,得听你们的,你们的意见就是金疙瘩,咱一定实实在在地往心里去,改这改那的,就为了咱们日子过得更舒坦。” 台下掌声雷动,大伙心里都敞亮。
这茅山涡啊,如今就像村里那棵老槐树,根深叶茂,每一片叶子都透着生机,每一根枝条都连着大伙的心。这里的人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硬是把这地方变成了爱的港湾,希望的田野。走在里头,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股子劲儿,暖洋洋的,直往人心里钻,让人打心眼儿里觉得,这地方,真好!
说起来这事儿啊,真是暖到人心窝子里去了。那变化啊,可不单单是表面上的,就像往池塘里扔了块石头,那波纹啊,一圈接一圈地往外扩散,把整个茅山涡都照亮了。游客们来了,他们不光带来了银子,更是在咱们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上次,几个游客在村里逛完,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你们这茅山涡,以后肯定了不得,风景美,人更热情,我们回去一定多宣传,让更多人来。” 那眼神里,满是对茅山涡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咱这地界儿,和游客们啊,就像老树和藤蔓,你缠着我,我绕着你,越缠越紧,越绕越有感情。这双向的情分,比地里的土还厚实,比山上的石头还坚硬。咱们齐心协力,把茅山涡整得像一家人似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日子啊,越过越有奔头,越过越觉得咱这共同体,坚固得像山上的石头,风吹雨打都不怕!
说起咱们这茅山涡啊,可别只看它以前啥样,现在啥样,得往心窝子里琢磨,这地界儿藏着多少无尽的希望和出路呢!你瞧,老张头,那倔脾气,早上天不亮就下地,说是要给自家那几亩薄田多添点绿,说是要亲眼看着庄稼像孩子似的,一天一个样地长。我跟着他去地里,老张头一边弯腰锄地,一边跟我念叨:“咱这双手,虽说粗糙,但能摸出明天的好日子!” 那坚定的神情,仿佛未来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还有那李大婶,平日里省吃俭用,可一到农闲,就琢磨着怎么给村里的小学堂添点书、添点笔。有次我去她家串门,看见她正翻着旧箱子,把积攒下来的钱数了又数,嘴里嘟囔着:“娃娃们是茅山涡的根,他们眼里有光,咱们这地儿就有希望。” 这话,暖得人心头发热。
再瞧瞧小王,那小伙子,脑瓜子灵,从网上学来的新技术,愣是在咱这山沟沟里种出了城里人都稀罕的有机菜。我去他的菜地参观,小王兴奋地给我介绍:“哥,你看这菜,长得多好,咱茅山涡不只是咱的根,还是咱的宝,得用新法子,让它发光发热!”
然而,这看似一片祥和的茅山涡,也并非毫无波澜。有一回,村里决定引进一家工厂,说是能给村里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大伙的收入。消息一传出,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李大爷为首,觉得工厂能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赚钱,是天大的好事。另一派则担心工厂会污染环境,破坏茅山涡原本的宁静和美丽,王大妈就是这一派的代表。
两派人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一次村里组织的讨论会上,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李大爷猛地站起身,把烟袋锅子往桌子上一磕,大声说道:“咱这穷了大半辈子了,好不容易有个赚钱的机会,咋能放过?难道要让咱们的孩子都像咱们一样,一辈子土里刨食?” 王大妈也不甘示弱,站起来反驳道:“赚钱固然重要,可要是把咱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弄成个乌烟瘴气的大染缸,赚再多钱又有啥用?咱们的子孙后代可咋活?”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在这僵局之时,村长站了出来,他缓缓说道:“大伙先别吵,听我说。咱们都知道‘涸泽而渔’的典故,为了一时的利益,把湖水抽干去捕鱼,那以后就再也没有鱼可捕了。咱们茅山涡的发展也一样,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咱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让村里发展起来,又能保住咱们这美丽的家园。”
听了村长的话,大伙都陷入了沉思。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在村子的边缘划出一块合适的区域,引进一家环保型的工厂,并且制定严格的环保措施。同时,加大对村里旅游业的开发,让茅山涡的美景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保护了环境。
经过这次风波,茅山涡的人们更加明白,发展和保护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而那些人性中的善良、热情、坚韧,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着茅山涡前行的道路,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面对社会变迁和矛盾时,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那份美好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