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之前,我还是个地地道道、朴实无华的乡土农妇。古铜色皮肤像是被岁月反复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阳光色彩,那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勋章。双手布满厚厚的老茧,每一道纹理都铭刻着与大地亲密相拥、摸爬滚打的过往。那时的日子,恰似我脚下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虽说没到荒芜的境地,可也总是被生活的琐碎繁杂与经济上的拮据紧紧束缚。手头的每一分钱,我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只为了能多撑过一段艰难时日。在这片土地上,贫穷就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大雾,模糊了未来的方向,而我如同在大雾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满心疲惫,却又找不到出路。
谁也没想到,十八巅与奶奶洞的旅游开发项目,宛如一道划破夜空的璀璨曙光,直直地穿透了我平凡普通且略显黯淡无光的生活。刚开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一边是对未知的恐惧,一边是对改变的渴望,两种情绪在我心里激烈交锋。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像一把火在我胸腔里熊熊燃烧,让我咬咬牙,毅然决定放手一搏。我把家中那几间闲置已久、略显陈旧的空房当成了梦想起航的港湾,参照着时下流行的简约乡村风,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和对美的独特理解,开始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改造之旅。我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乡土的原汁原味,像是那扇斑驳却透着岁月韵味的旧木门,又巧妙地融入现代的小清新元素,像窗边挂着的淡蓝色碎花窗帘。就这样,一家独具特色、散发着别样魅力的农家乐,如同春日里悄悄绽放的野花,在乡间小道旁悄然盛开。
我彻底变了个样,换上了干净整洁、透着利落劲儿的衣裳,头发也不再是随意一挽,而是精心梳理、微微卷曲,虽比不上城里人的时尚洋气,却有着乡村女性独有的温婉与质朴。我脸上的笑容,也比从前多了几分自信与期待,嘴角上扬的弧度仿佛藏着对未来满满的憧憬。那双曾经只会紧紧握住锄头、与泥土打交道的手,如今竟也能熟练地操作起收银机,用带着乡音却异常热情洋溢的普通话,笑盈盈地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走进农家乐,每一处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我的用心良苦。院子里,我亲手栽种的各色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群欢快跳舞的小精灵,与那些摆放得错落有致、散发着木香的木质桌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乡村画卷。厨房里,更是我的 “主战场”,每一道端上桌的农家菜,都是我用多年积累的厨艺经验、对食材的精准把控,以及对家乡味道的执着坚守烹制而成,那地道醇厚的乡村风味,瞬间就能勾起人们儿时的味蕾记忆,让人回味无穷。游客们身处此地,品尝的不仅仅是美味佳肴,更是沉浸在那份久违的宁静悠然与暖心温情之中。
“妈,这事儿能成不?咱俩这在高科技时代都快跟不上趟的老农民,真能玩转这乡村旅游的新花样?” 小展站在一旁,戴着副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担忧,眉头紧紧皱成一个 “川” 字,一脸书生气中透着几分年轻人面对未知时的忐忑不安。
我一身干练的运动装,衬得我愈发精神抖擞,短发微微卷曲,眼角那几道笑纹像是岁月与勤劳共同勾勒出的最美线条。我伸出手,有力地拍了拍小展那略显单薄的肩膀,眼神里闪烁着如同夜空中最亮星辰般、不输年轻人的光芒:“儿子,不迈出这第一步,咱咋知道咱茅山涡村的绿水青山,还有那满桌的地道美味,能不能在互联网的汹涌浪潮里激起个漂亮的浪花来?咱们村,有这得天独厚的好条件,有料得很!就像那毛遂自荐,咱不主动试试,谁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为了把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我简直成了个 “科技 + 乡土” 的跨界奇才。房间里,智能扫地机器人按照预设路线穿梭忙碌,所到之处一尘不染,将每一个角落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我只需偶尔用手机查看一下清扫进度即可。我还跟着网络教程,一点点摸索学习无人机航拍技术,当无人机翱翔在茅山涡村上空,那俯瞰而下拍摄出的乡村美景,如同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迅速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目光。厨房里,智能烹饪设备一应俱全,我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用它们烹饪出传统风味与现代创新完美融合的当地特色菜肴,既保留了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又满足了游客们追求新奇的口感需求。
不仅如此,我还涉足当下最热门的直播带货领域。采购土特产时,我把直播间直接设在田间地头,背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田野,身前堆满了新鲜采摘、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蔬果。我操着那口亲切又略带幽默的乡音,对着镜头热情介绍:“大伙瞅瞅,咱这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软糯香甜,咬一口,那滋味,保准让您想起小时候在灶火边烤红薯的美好时光!” 那独特的直播风格,瞬间在网络上圈粉无数。小展呢,则成了我的得力臂膀,在一旁忙着处理如雪片般飞来的订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还不忘抽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们的乡村创业故事,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母子俩这一唱一和,就像是现代版的 “农夫与程序员”,配合得天衣无缝。
随着口碑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不仅沉醉于这里的美景美食,更被我和小展母子俩对家乡那份炽热的热爱与执着的坚持深深打动。村里的老老少少看到这番景象,也都像被点燃的火把,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戴着老花镜,捧着电商知识手册,逐字逐句地研读学习;有的重拾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精心制作手工艺品,准备推向市场。整个茅山涡村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既完好保留传统韵味,又大步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农村典范。
然而,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天,村里的李婶气冲冲地找到我,双手叉腰,脸涨得通红:“我说你这农家乐办得是红火了,可你看看,现在村里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我们家那几亩菜地都快被糟蹋了!” 我心里一紧,连忙拉着李婶坐下,给她倒了杯茶:“李婶,您先消消气,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您说,咱们该咋解决?” 李婶喝了口茶,语气稍微缓和了些:“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别让那些车往我们菜地那边开?” 我点点头,沉思片刻:“李婶,这样行不行?我们划出专门的游客通道,再在菜地周围种上些花花草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拦住车辆。另外,我想请您和叔来农家乐帮忙,负责照看院子里的花草,工钱肯定不会少。” 李婶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倒不错,行,就这么办!”
小展望着眼前这番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起初的担忧早已如同清晨的薄雾,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豪与期待。他深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只要心中怀揣着炽热的梦想,脚下稳稳地踏着前行的道路,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逐幸福的脚步。
农家乐的生意愈发红火,我心里却越发清醒,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看着村里那些闲散劳动力,有的因为上了年纪,外出找工作四处碰壁;有的被家庭琐事牵绊,只能困守家中,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晚上,繁星点点,我把小展叫到院子里,坐在那熟悉的木质长椅上,轻轻开口:“儿啊,咱这农家乐能有今天,多亏了乡亲们平日里的帮衬,现在生意好了,咱不能忘本。村里那些有难处的叔伯婶子们,咱得拉一把。” 小展推了推眼镜,目光坚定地点点头:“妈,我也正这么想呢,咱得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这时,隔壁的王大爷走了过来,叹了口气说:“唉,我这把老骨头,想去帮忙都怕自己不中用喽,年轻时候在城里打工落下的病根,现在干啥都不利索。” 我拉过王大爷的手,说道:“大爷,您可别这么说,您不是会编竹筐嘛,那可是咱村的老手艺,现在游客就稀罕这些。您就负责编,我帮您卖,保准能行。就像那将相和,咱村的人团结起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我微微仰头,望着星空,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村里现有的资源,结合更多高科技手段,为这些乡亲们创造就业机会…… 未来的茅山涡村,又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书写出怎样的精彩篇章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时代的浪潮中,茅山涡村的故事,不过是万千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它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也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只要心怀梦想,携手共进,就一定能跨越艰难险阻,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