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民国之豪门风云

关灯
护眼

第410章 土特产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民国之豪门风云!

“小健,你父母能来吗?”袁晓峰也收起了笑容。

“叔叔、阿姨、哥哥们请放心,我父母年事已高,若是身体状况好一定会来。”小健连忙说明。

“小健,不会是亲家公和亲家母身体不适就不来了吧?”袁毅心里很不高兴。

这哪像嫁妹妹,简直就好像是没有人要的一件物品,硬要塞给人一样。

他的心里不免责备起自己妹妹来,自己给她介绍的张佑又不喜欢,现在好了,便宜了巧如。

这事儿他搁在心里特窝火,只是妹妹是自己最疼爱的人,她不喜欢也没有办法强迫她。

包括她突然带回一个什么美国来的丁小健,他做哥哥的就是再不满意,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

何况,这未来妹夫居然还是很入他们全家的眼。

“不不,能来,能来的。”小健的脸有些红了起来。

“哥,你能不能问些别的呀?”媛媛以为这大哥是故意为难小健。

“没事儿媛媛,挺好的,大哥问的这些都问得对。”小健怕他们兄妹别因自己给吵起来就不好了。

袁晓峰见儿女们快要因这个问题起争执了,他干咳一声。

“小健,是这样的,我们不知道美国人婚嫁是什么规矩,我管不了,我只管我的女儿。”

“你既然是中国人,又要娶咱中国姑娘,那你们家就得遵循咱中国的礼仪来。”

“结婚是人一生当中最大的事儿,订婚也一样,必须是双方家长到场,这事儿你得和你的父母通通电话。”

袁晓峰慢条斯理地和这准女婿讲着道理,他生怕这个从小受着西方教育的孩子不懂中国订婚的礼节。

“叔叔,您放心,到时候我的父母亲若是身体...”小健一边忙着安慰袁家的人,一边在脑中想着该怎么解释。

他知道母亲一定会来,但是父亲的身体不知道能不能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儿,父亲一直坚持着他自己的态度,此生若是找不到楚惠妈妈,他就再也不踏上这片故土。

小健知道,那是父亲在自责、在害怕,假如最终还是找不到人,父亲就没有勇气和脸面回到故乡来,他不敢来面对一切。

“你们看你们看,还是想说他的父亲身体不好,他和媛媛订婚的时候他的父母不能来,这像话吗?”袁毅很不高兴。

“哥...”媛媛委屈极了。

她也感觉大哥在咄咄逼人。

“不不,大哥...我一定让我的父母来。”小健狠了狠心说。

“小健,你家不是还有哥哥姐姐吗?父母老了的确不便出远门儿,俗话说长兄如父,你的哥哥姐姐能来吗?”袁晓峰通情达理。

他看出这个年轻人是值得自己女儿喜欢的人,不像那些油嘴滑舌的小年轻。

“能,叔叔,您说得太对了,我家还真是长兄如父,我的哥哥姐姐比我大二十多岁了...”小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哎哟...那还真是长兄如父呀,那你的哥哥姐姐能来吗?”媛媛妈妈有些惊喜地问道。

“能,他们能!”小健毫不犹豫地说。

“那行,你们家谁来都可以,这事儿你们自己商量去,咱们这儿事情就是刚才商量的那样。”袁晓峰站了起来。

“爸爸...”袁毅两兄弟叫道。

“我有些累了,进屋休息休息,你们年人聊你们的。”他边走边朝他们几个摆手。

“妈,我爸是不是生气了?”媛媛也担心起来。

“不会不会,你爸才不会因这事儿生气呢,你要嫁人了,他高兴都来不及呢。”媛媛妈妈也站起来朝卧室走。

“什么叫我要嫁人了爸爸高兴都来不及?是巴不得我赶紧嫁掉呀?”媛媛朝两个哥哥做了个鬼脸。

“别贫,这事儿我也来一回长兄如父,你得听我们的,我们是你的哥哥。”袁毅一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模样。

小健这趟来媛媛家收获很大。

既俘获了媛媛的芳心,又抓牢了老丈人和丈母娘。

最主要的是,订好了订婚的日子。

在这儿玩了几天之后,他就飞回了香港,要回去把这边的情况向父母亲汇报。

“小健,女方父母为人怎样?”见儿子欢喜归来,丁伯豪和青宁坐在儿子对面的沙上满眼期待地问。

“爸、妈,媛媛的父母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去了他们特别高兴,把我当亲儿子似的招待。”小健眉飞色舞起来。

“真的呀?那就好,老是听说国内的长辈们对晚辈的婚事特别苛刻,我还怕你的丈人和丈母娘也不好说话呢。”青宁松了一口气。

“爸、妈,这些是媛媛家那边的土特产,是她的父母亲让我给您二老带来的。”小健打开大的行李箱说。

“哇!儿子呀,你这是一大箱过去,一大箱回来呀。”青宁又是一阵惊喜。

丁伯豪倒是纹丝不动地坐在沙上,但是眼皮也垂下去,眼睛在盯着地上的箱子。

其实,他的内心特别激动,不光是儿子的婚事谈得八九不离十,还因为听到家乡“土特产”三个字儿。

记得小健第一次到国内回美国时,为他带去一小包抚州的泥土,他抱着那捧泥土在书房里呆坐了一天,偷偷地落泪。

他实在是太想家了!太想念楚惠了!

在美国时常听到谁回国去寻亲找到亲人了,谁又回国去寻找朋友也找到了。

酷匠-Z网正¤版#y!

唯独他丁伯豪,找个结妻子竟然这么难。

他曾经隐约想过会不会是楚惠已经...但是他不愿意去这么想,也不敢这么想。

假如楚惠真的不在了,他也就没有了活下去的那丝信心,已经这把年纪了,楚惠若是走了,他也该走了。

“爸,您不看看?”小健把一包竹笋在他眼前晃了晃。

“这是什么?”颤声问道。

“这是媛媛的父母给的竹笋,是他们那儿的土特产。”小健双手递到他面前。

“为什么带回这个?”丁伯豪伸手接了过来。

“爸,一是媛媛的父母说这个东西好吃,二是我以前去抚州也见过这个,我就想福建和咱老家山连着山,兴许竹子都是同一条根上的呢。”小健认真地说。

“你说得对,他们就是一条根上的,你说得对。”丁伯豪捧着竹笋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看来这亲家一家人不错,让儿子带回来这么多东西。”青宁弯着腰把行李箱中的东西全都拿出来。

堆在茶几上都堆不下了,小健忙叫佣人帮拿开。

“爸,我看您写了一辈子的‘仁义’二字了,这次在媛媛家我也看见他们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画,也是‘仁义’二字,跟您写的还真是有些相似。”小健忙坐到父亲身边说。

“是嘛?这天底下还有人写这两个字有你老子我写得好的?”丁伯豪顿时有了兴趣。

“当然...不过我觉得没有您写得好,您的书法是公认的不是?您说当年连国府都请您写过对联。”小健小心地拍着马屁。

“那是自然,这还差不多,我就说嘛,谁的‘仁义’二字能超过我?”丁伯豪极自豪地笑了。

人上了年纪真是会变,小健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还是壮年时,为人极谦逊。

他从来不会自己夸自己的字也得好,更不爱在人前炫耀自己的书法。

可是,如今一大把年纪了,父亲反而像个小孩儿,喜欢炫耀、喜欢听夸奖他的话、喜欢大家都捧着他。

“还愣着做什么?你不是说拿给我看嘛?你把你丈人家的字画带来了?”

丁伯豪不服气地问,他还是好奇想看看别人写的是怎样的。

“是是,我这就拿,我拍了照来,我一会儿就拿去冲洗。”小健连忙去翻箱子。

可是,箱子里已经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妈,您刚才有没有看到箱子里的相机?”他连忙问母亲。

“没有相机啊,全是你带回来食品和一些竹木制作的工艺品,我没有看见相机在里面。”青宁摇摇头说。

“什么?真的不在?”小健脑子里轰轰作响,他使劲儿地挠着后脑勺。

怎么会不在呢?明明记得媛媛还提醒他相机要放好来呀。

“怎么?相机不见了?还是在媛媛家没有带回来?”丁伯豪有些不高兴地问。

说好的看字画,就成了照片,可是这照片竟然还是没有冲洗的胶卷,这也就算了,结果到最后连胶卷都不是。

相机居然没有带回来。

“爸...我...”小健惭愧得红了脸,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还好,人没有忘了带回来。青宁,咱们这儿子呀,被恋爱冲昏了脑袋,相机也能忘。”丁伯豪朝青宁数落。

“瞧你说的,儿子带了这么多东西,兴许是整理装箱的时候给忘记了呗,在媛媛家怕什么?”青宁护着儿子。

“爸、妈...对不起...”小健每次做错事儿了,就像个乖乖孩子一样地坐着听训。

“好了,我并没有怪你,不过是个相机而已,又没有落在别人家,在媛媛家就给媛媛用好了,不许向她要,记住了?”丁伯豪正色道。

他一生大方得很,从来不会拘泥计较任何小事、小节。

“行了行了,小健你说正事儿,对你和媛媛的事儿,他们家父母是怎么说的?”青宁连忙转移到正题。

“对对,你说...”丁伯豪见妻子不高兴了,也赶紧附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