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王爷,请自重

关灯
护眼

第206章 楚国态度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王爷,请自重!

桃夭儿怔怔地看着姬十三,唇上残存着他的温度。

那是一种清浅的暖意,却烫得她心上着了火,每一寸皮肤,每一根丝,都在诉说着热意。

但是这种暖不仅熨烫,夹杂其中的是深深的苦涩。桃夭儿眨了眨眼,蹙眉,略显哀愁地抬头看着男人。

不要去……

不要以身犯险……

前世的晋国差点灭亡,今生的走向,她却再也不知晓,那是一个未知的将来啊!

瑜郎,要怎样你才能答应我,别去?

桃夭儿眸光里水色不减,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氤氲弥漫间,姬十三再次将指尖点上她的眼角。

“别哭了,我们的大婚还没开始,等我和匈奴人打完仗,即刻完婚。”

桃夭儿的眼珠子微微凝住!

是啊,大婚。

姬十三仔细观察着桃夭儿的表情,见她有些动容,当即从这个点切入,谈些别的,疏散她的难受。

“等我战胜回来,就给你一个盛世的成亲之礼,怎么样?”

桃夭儿没有言语,但是姬十三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少许挣扎。

“在世人面前,在万众瞩目之下,我以国君的身份,迎娶你为晋国的王后,十里红妆,万人观礼,你以为如何?”

她以为如何?

桃夭儿嘴唇微张,成功地因姬十三的话,分了心神。

他说,等他战胜回来,就娶她。十里红妆,万人观礼,就为了一个成亲之礼……

桃夭儿不知自己该哭,还是该笑。

悲伤是真的,喜悦也并非作假,但是那种哀戚还没有深到骨髓里,就被他的话冲淡了。于是在心神转念之间,便落得个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模样。

姬十三似是感受到她复杂的心绪,并没有出声,只是用那双漆黑如墨的眼眸一瞬不瞬地凝视她。

对桃夭儿而言,这种无声的抚慰比之千言万语,更令人动容。

“瑜郎,一定要去吗……”

不知过了多久,桃夭儿渐渐缓过来了,迟疑着,她轻声问道。

姬十三心下一松!

知道桃夭儿已经过了最煎熬的时候,接下来再耐心劝劝,想必她应该能放下心。

想到此,他唇边微勾,笑着说:“是啊,安邦定国,成家立业,乃为人之根本,等晋军凯旋归来,就是我和你成亲之时。”

桃夭儿手脚动弹不得,心神不属,且悲且喜,一时间进退两难!

“嗯……为夫即将出征,我在晋王宫里为你留了人手,随时保护你与姬太后的安全。你就安心留在这里,等着与我成亲,嗯?”

桃夭儿的眉心就没有松过,闻言皱得更紧了。

“我……”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有种无力回天的挫败。

姬十三神色不变,温文和煦地盯着她,从鼻腔里嗯了一声。

“我,我……”桃夭儿深吸口气,她的呼吸急促了些,像是鼓起勇气准备做最后一次尝试。

“说吧。”姬十三看着她脸颊边垂落的丝,伸手将它捋到她耳后。

就在他做这个动作的同时,桃夭儿几乎能听见“噗”的一声——她一下子就像被戳破洞的袋子,刚升起的勇气再次无影无踪!

“我,我,你——你要注意安全!”

桃夭儿磕磕巴巴了半天,最后还是放弃了劝姬十三留下,他已经铁了心要上战场,她再怎么劝也是无用功。

罢了……

反正她的内力已经恢复大半,等他传讯告急的时候,她偷偷溜出宫,助他一臂之力!

总归不能看着他身陷险境,她在宫中隔岸观火,作壁上观。

这么想着,桃夭儿觉得自己好受了些,对姬十三与万俟烈对战之事,也能勉强接受了。

姬十三虽不知桃夭儿所想,但见桃夭儿脸上愁色稍减,波澜起伏渐渐变成平缓无波,暗暗叹口气。

“是,为夫定然全须全尾的回来,回来的时候,再送你一场盛世婚礼。”

顿了顿,他捧着桃夭儿的脸:“安心,等着我。”

亲昵,而认真。

桃夭儿咬唇,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忧虑还在,但是却不是方才那种浑身颤抖,几欲昏厥的激烈情绪——

不得不说,姬十三转移话题的策略还是很成功的,只不过桃夭儿身处其中,一时未能察觉罢了。

“……好。”桃夭儿已经想好对策,此时倒也勉强应了。

只不过,那态度当真是勉强。

***

楚国王宫,密谈。

姬十三在朝堂上宣布御驾亲征的旨意,其实在当天傍晚的时候,也传到了楚晖的耳朵里。

这不是秘密,晋国诸位大臣都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相瞒也瞒不住,更何况姬十三并没有想隐瞒的意思。

楚晖在得到消息的下一刻,便传唤自己的心腹门客到御书房一叙,共商出兵之事。

门客们到齐的时候,临近傍晚,天色已经偏暗,但是在座的人在听闻姬十三准备出兵后,都没有心思管屋里明暗与否。

——都到这时候了,谁还管这等细枝末节的东西!

“王上,晋王打算御驾出征,我们该怎么办?那群匈奴现在是在晋国作乱,但是那些受到攻击的城池,离我们楚国太近了!”

一个面色黝黑的门客神色凝重,指着榻上的地图。接着,他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在地图上捏出一个三厘米的距离。

“是啊,那些匈奴人又不是没偷袭过,上回临城被袭,元气大伤,没个几年是缓不过来了,要是他们那天想不开,又来抢我们楚国,那可如何是好?”

另一个白面书生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哀声哉道。

楚晖坐在上,盯着黑脸门客捏出的距离,坚毅的脸上锁死了眉。

“匈奴进犯晋国的位置,进,可入我楚国;退,可直接回到草原,这位置,选得甚是巧妙!”

“王上说的是啊,而且您看,那群匈奴人出没的地方,尽是些羊肠小道,都是少有人住的地方,我们的人手在大城里卡的严,但是到了荒僻的地方,压根就没几个人守着!”

一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壮汉沉吟着,身形虽壮硕,但是心思却极为细腻,指出了众人的盲点。

“王上,晋国都要出兵了,我们呢?总不能等到那群饿狼啃到我们头上,再回击吧!”

楚晖与众人围坐在一起,看着那些山丘,当真觉得棘手。

楚国地广人稀,地图上标注的都是官道,抑或是那些繁盛地区的平坦大路,至于那些个荒郊野岭的小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量地的官员都是不做标注的。

这本是中原人沿袭了多年的传统,本也无伤大雅,但是临到现在在呼啸而过局面,便是一处极大的缺陷了。

楚晖想通了这个关节后,恨不得把那些个偷懒的官员抓起来,挨个杖责三十!

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迟了。

他凭着自己的自制力,压着一阵阵冲上头的火气,才能“看似”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与众人共同决策协商。

“晋王在早朝的时候,便力排众议,决定亲自出征。孤与他虽为两国的国君,但是晋楚比邻而立,难保那些匈奴人会不会返身杀回来!”

想到临城失守的一幕,楚晖的脸色有点黑。

“所以孤以为,晋国出兵了,我国的将帅兵士也应该准备就绪,整装待。当然,若是晋国不敌匈奴……”

说到这里,楚晖虽然觉得有点不大可能,但是想到那群匈奴凶猛的攻势,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这个可能性提了出来。

“若是晋国不敌匈奴,孤认为还是要派兵去支援。毕竟唇亡齿寒,晋国败了,接下来匈奴人当其冲的,就要与我楚国作对了。”

“以上,是孤的想法,不知在座的诸位,意下如何?”

下的人有文客,也有武夫,在楚晖将自己的分析道尽后,脸色不一。有的想守拙,莫管晋国的事,有的则点点头,赞成楚晖的提议。

先前话的黝黑大汉,想了想,扬声道:“王上,属下以为——”

“砰!”

“以为什么?”

就在他说话的刹那,御书房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娇俏的女声打断了他的话,脆生生的声音,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楚晖眯着眼,扫视了来人半晌,声调降了一个度:“你怎么来了?”

……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外界谣言不止,关于“陶然”这个人的名字,很快成为晋地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姬十三听着暗探的汇报,火上心头,但是在桃夭儿面前,却端地一丝不落。

负责消息查探的人本来是初一,但是初一不在王宫,所以黄埠便暂时接手了他的工作。

虽然他很不情愿为桃夭儿效劳,却也不得不尽心查探。

不过还别说,初一之前已经有了些许眉目,黄埠倒是又往下挖了一层,隐约想到了散布谣言的人群是哪些人。

但是他并没有动手抓捕,而是任其酵,一直拖到三天后。

这便到了姬十三出征的日期了。

在黄埠浑水摸鱼的时候,姬太后也没有闲着。

不似桃夭儿担忧他战败,连轻功练走位,她当了多年的王后,对国库里的珍藏一清二楚,所以亲自到国库里挑了很多名兵利器,为姬十三准备好了精良的装备。

在姬十三准备出征的整个过程中,姬太后心中有成算,也与楚夕颜联系了一段时间,所以端得住,说是气定神闲也不为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