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娇宠妆妆

关灯
护眼

、059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娇宠妆妆!

“还追吗?”曾宾见他勒马止步, 便与曾文一起随行左右。

再往前三十里,便是赵子林驻军所在。

一行人奔涌着出城后, 径直往东南追去, 在周衍之的带领下, 无人知晓究竟要奔往何处, 却还是义无反顾的追随护卫。

周衍之脸部的紧绷慢慢松懈下来,握缰绳的手青筋暴露, 他余光扫了眼四周,曾文会意,旋即调转马头, 与其余人交代情形。

“继续往东南走。”

......

韩相于翌日清晨,当着文武大臣之面, 主动请辞致仕, 此举一出,引得人心惶惶,茫然失措。

他正值当年, 手握兵权, 嫡女韩晓蛮又与周衍之受皇恩赐婚,可谓风头正盛, 无人可及。

殿上, 魏帝再三挽留,终不能改变韩相心意,遂只得接过虎符,并赏万金赐韩相颐养天年, 席间多次感慨惋惜,君臣一体,惹得朝臣纷纷垂首。

此事不过一日,韩晓蛮与周衍之的婚事便就此作罢。

坊间百姓与朝中大臣心中唏嘘,大都猜测魏帝想给周衍之另寻一个门当户对的贵女做正妃,也有人想,本来魏帝就没打算撮合两人,他只是想收回虎符,将所有兵权揽在手中,谁知韩相交权,连婚事也被搅弄完了。

众人疑虑,也只当是茶余饭后的闲话。

此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皇子周恒之。

这几日魏帝招他回京述职,他却在闲暇之际,给魏帝交了一份大礼。

据他交代,是有人暗中送到他府邸,他看过之后颇为震惊,故而不敢欺瞒圣上,这才呈至御前由魏帝亲览。

袅袅熏烟弥漫在幽静的东殿,魏帝支着头,面无波澜的看完信件,复又轻轻放在书案上,捏起茶盏抿了抿唇,眸光一挑,看向殿内的周恒之。

他精瘦许多,干练的腰身威武勇猛。

人就坐在下手位,恭敬且真诚的仰望殿上之人。

“父皇,儿臣府中莫名其妙出现这些信件,十分惶恐。因信中内容牵连甚广,儿臣不敢妄判。

其中涉及到赵将军,二弟,还有其他人的来往密函,虽儿臣怀疑提供信件之人居心叵测,却不敢放过一丝一毫对父皇不利的细枝末节。

儿臣愚钝,望父皇明鉴。”

他说的不卑不亢,有理有据,连由头也一并想好了。

魏帝轻笑,不答他话反而淡淡的问道,“顾德海在衍之未回上京之前,便消失匿迹,会不会是他?”

周恒之没料到魏帝会有此一问,只镇定道,“儿臣不解,顾德海为何要这样做?”

魏帝摩挲着扶手,只用眼尾虚虚瞟向他,“朕也一直想不明白,他为何要无缘无故失踪,又为何要背弃他的少主,出卖衍之,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他长长叹了口气,不着痕迹的将身子靠向椅背。

“依你看,这些信会是谁送去的?”

周恒之后脊出了汗,不敢表露出来,遂自若道,“儿臣也怀疑是顾德海,毕竟能接触到二弟,取得他手书的人,定是至亲至密之人。

二弟身边的人都是父皇精挑细选送去南楚的,若说有人背叛,便只能是顾德海。

只是,顾德海失踪太久,着实无从查起。”

“嗯,你说的有道理。”魏帝点了点头,“来人,传二皇子进宫。”

周恒之忽然有种错觉,自己好像看不透父亲,大魏的皇帝,不管遇到何种事情,他一定都是沉稳难辨的,甚至于看不出他究竟在想什么。

他幼时,魏帝很是喜爱母妃。

流水不断的赏赐日日可见,他跟在母妃身边长大,自觉是最受宠爱的皇子,其余兄弟幼小,不足为惧,唯独有个袁皇后所生的二皇子周衍之。

幸好,自小被送到了南楚。

耳濡目染之下,周恒之并不认为魏帝有多喜欢二皇子。

哪怕袁鸿光当时手握重权,如今更是不济。

周恒之慢慢收紧拳头,起身为魏帝倒了盏茶,安慰道,“二弟应是思母心切,故而才会在信中言语冲撞。

至于所写的试图夺位,儿臣以为,也不过是气话,不足为信。”

魏帝垂着眼皮,也不答话,只是慢慢用手指敲打着桌面。

熏香慢慢失了烟雾,殿中静的骇人。

就在周恒之以为他不会说话的时候,魏帝忽然开口,“其实朕曾在你们二人之间犹豫过储君之位...”

周恒之浑身的寒毛跟着竖了起来,面上一红,平声道,“父皇威武勇猛,正是宝刀未老之时,何必急于此事。”

“呵..”魏帝笑着,“朕老了,早晚要给你们腾位子,我只是想着,你们兄弟之间能兄友弟恭,彼此扶持,恒之,你是朕的长子,也是朕最喜爱的孩子,朕对你报有厚望。”

周恒之心内激动紧张,却不敢表现出来,只谨慎的微微低头,尽量让自己平静,“父皇,儿臣一定会像您一样,以您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

对于二弟,儿臣一定会做好长兄该做的事,如父皇所言,兄友弟恭。”

话音刚落,门轻轻推开,两人顺势看了过去。

内侍独自一人,小步急速走到魏帝跟前,附于耳上,低声片刻。

周恒之如愿看到魏帝的脸色大变,紧接着他将那几封信拂手一推,内侍赶忙跪下去捡,魏帝震怒,道,“恒之,率人去赵子林营中,将周衍之缉拿下狱,由你主审,刑部和大理寺协审!”

“父皇,是...”明知故问的人,腔调拿的十足,他慌张的站起来,一无所知的样子。

魏帝冷笑,“朕还道是他在府邸休养,没想到应了信中的话,往赵子林营中算计去了。既然要为他母后鸣不平,为他外祖父壮势,便别怪朕不给他机会。

三日之内,朕要你拿到周衍之的口供。”

“父皇,这事情,是不是应该您来亲审?”周恒之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余光扫到魏帝怒气横生的脸,接着便是一生不屑的斥道。

“不必,朕信任你!”

......

北魏的天忽然便阴沉沉的乌云笼罩,日头被重重压住,北风呼啸着将大片的雪花狂卷到半空,又狠狠地砸向地面。

雪粒子密密匝匝的落进衣领里,周衍之是被押在囚车里带回上京城的。

所有的流言不攻自破。

前几日百姓猜测的魏帝有多宠爱二皇子,想为他寻一个金贵的女子为妃,眼下全都咋舌了。

天地巨变,不过几日光景。

先是准岳丈辞官,接着婚事作罢,然后又是被捕入狱。

他坐在囚车内,眉疏目朗,桃花眼中凛着深意,周恒之骑马走在前头,时不时回身打量他。

原以为从中会有诸多波折,却不成想,周衍之竟没有协同赵子林反抗,任由自己拿入囚车,带回上京。

若是手书信件都是真的,那他与赵子林等人合伙算计魏帝,罪名成立后便是再无翻身之日。他为何不反抗?

周恒之心里嘀咕着,慢慢涌起了无限疑云。

“二弟..”他放缓了速度,骑马与囚车并行。

周衍之抬起眼皮,嘴角勾着弧度,笑道,“大哥请讲。”

他这一笑,却叫周恒之愈发恐慌起来,他甚至怀疑那些手书的真伪,以及他是不是早就觉察出他们的阴谋。

但不过片刻,他又连连否定了这些想法。

字迹是他周衍之的,信内写的清楚,一言一行都是对魏帝的责怪,恨他对袁皇后不忠不义,恨他对嫡子不管不教,恨他宠爱贵妃,偏爱大哥,他说要夺权,对,是这样的。

可是,到底哪里不对劲?

难道顾德海是假意归顺?不可能!

若是假意归顺,何来真正手书?周恒之是个谨慎的人,那些信件他都着人暗中比对过,绝对是周衍之的,没有错。

他在心中重新捋了一遍过程,确定没有瑕疵。

“二弟,你为何要对父皇不恭敬?说出那般大逆不道的话来,可知昨夜父皇动了怒,伤了身子,你啊!”

“大哥,有时候我真羡慕你。”周衍之屈膝坐着,一条腿伸开蹬在门上。

周恒之不解,蹙眉瞪他。

“受尽宠爱,无知且又狂妄的长大,不必费心周旋,不必受人钳制,所以,你的脑子才会这般愚蠢,哈哈哈哈....”

他笑的突然,周恒之忽然恼羞成怒,扬起马鞭朝着囚车内狠狠一甩。

响彻天际的声音伴随着雪沫刮进周衍之的前怀。

他绷紧了唇,冷眼斜睨,袖子被抽出裂痕,上好的料子随风簌簌。

刑部与大理寺都是老臣,周恒之坐镇,审理过程毫无悬念,字迹比对完全一致,只要拿到周衍之的口供,按下手印,便可交差了事。

可事情又并非如想象的那般容易,只有这几封可定死罪的信件,却没有赵子林等人屯兵造反的确切证据。

单纯周衍之的信件而已,赵子林的回信是没有的,周恒之在审理过程中,终于觉出其中异样。

对,只有周衍之的信,没有赵子林的回信。

幸好,刑部与大理寺并未就此缺漏严加盘查,最终由刑部拟写了周衍之的罪行,大理寺复审后,由周恒之翌日呈报魏帝。

这夜,是大雪刮落的第二夜,周衍之困在狱里两日了。

镣铐的声音自门外悠远的走廊传来,狭窄闭塞的空间里,处处散发着血水的腥臭,污秽的酸朽。

“二弟,如何?”周恒之睡不着,心下是紧张忐忑与兴奋雀跃。

他搓着手,身穿厚厚的裘衣,人刚走过去,便有狱卒赶忙拿了太师椅,又用袖子擦了擦本就干净的椅面,殷勤让座。

周衍之靠在墙壁,也不睁眼皮,“睡得好,吃的好。”

“是吗?”周恒之笑起来,伸手,有人递过来罪行书,他在空中甩了一下,其余人纷纷退出,只剩下身边近卫两人。

“那就好,明日便要面呈父皇你的罪行,只是我总是觉得不妥当,思来想去,这东西你还是签了比较好。

二弟,我总得让你翻不了身,才能安心,是不是?”

他笑的压抑,两个近卫打开门,将周衍之拉拽着出来。

“我不会签的。”

他永远都是一句话,“我要见父皇,你不配审我!”

周恒之早就预料到他会这般说,便挥了挥手,两个近卫拔刀出来,其中一人挟着他的手压到地上,周恒之站起来,看了眼,随即一脚踩了上去。

周衍之咬着唇,抬头死死瞪着一脸无辜的周恒之。

“疼吗?疼就对了。”他拍了拍手,将脚原地碾了三圈,这才松开,另一个近卫抓起被碾断的手盖了印子。

“我连一刻都不想同你待在一起,你早就该死了!”

......

城郊也落了雪,纷纷扬扬下了两日,地面遥遥望去,白皙无暇。

有人推门而出,清晨的时候,周遭静悄悄的,风停了,连鸟落在地上的声音,都显得异常明显。

他长身玉立,瘦削的肩膀单薄却昂扬,一袭灰白的棉衣,掩着唇咳嗽两声,后头便又走出一人。

他回头,对上那人的目光,凛眉问,“不是怕冷吗?”

“我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说话的,是顾妆妆。

而她身边那人,正是化名宋三思的宋延年。

“其实我这两日也有些察觉,后知后觉的,却又不肯定。”宋三思蹙眉,两日从上京出来,走的不快,却很是隐蔽。

顾妆妆所住宅院向来把手森严,周衍之的手段他们都见识过,可为什么那般凑巧,偏偏就是宋三思顺利的潜入院中,又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将她带出上京城?

如果说是宋三思伪装高超,可宅院中的人都知根知底,混进去一张生面孔,不该一无所查的。

两人逃走的路上,又陆陆续续听到不少流言,最为震惊的,莫过于韩相辞官,韩晓蛮和周衍之婚事取消。

好像一切都在循序渐进的进行。

有一个幕后之人,正不紧不慢的指挥着所有人的行动。

饶是他们的逃走,也在安排布置之中。

事情来得太过密集,他们根本无从消化。

“他,会不会出事?”顾妆妆犹豫着,将头发别到耳后,皙白如玉的脸上有些红晕。

“那我送你回去?”宋三思知她心意,话刚落,顾妆妆便摇了摇头。

“不回去。”她很矛盾,既为他的生死担忧,又为他的自以为是生气。

“有人来了。”宋三思将她带进房内,马蹄声渐渐逼近,骏马咆哮着,鼻孔冒出一阵阵白雾。

马蹄落地,曾宾望了眼闭门的院子,打胯下马,方要推门,顾妆妆便径直走了出来。

“你追我作甚?”她手里拿着刀,见四下无人,想着她跟宋三思两个无论如何也能捆了曾宾。

不料,曾宾惊诧的愣住,连连摆手,“夫人...姑娘误会了,我是去找救兵的,殿下他,就要被问斩了!”

顾妆妆双膝一软,宋三思扶住她的手臂,见她面如土灰,便忍不住问,“出什么事了?”

曾宾咽了咽口水,“刑部和大理寺审定,殿下意图谋反,已经认罪,怕是...怕是”他一连两个怕是,听得顾妆妆浑身寒飕飕的。

她上前抓住曾宾的胳膊,厉声道,“他被关在何处?!从哪来的证据证明他谋反,不可能!”

“顾德海背叛了我们!”

曾宾痛苦至极,愤懑的啐了口,“殿下待他不薄,他与夫人..您多年相处,若是能把他找出来,兴许还有回旋余地,可,他早就藏匿起来,这该死的叛徒。”

顾妆妆忽然愣住,顾德海,叛了?

她努力回想当初在顾府的所有布局,线索,她与顾德海做父女的那些年,也是真真正正像女儿一般,顾德海慈眉善目,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叛主的小人。

忽然,她眉眼一亮,记起来了,她应当知道顾德海藏在何处。

“曾宾,你去找救兵,宋三思,你同我去找人!”

“找谁?”两人齐齐发问。

顾妆妆将衣裳拢紧,淡声道,“找顾德海!”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丧丧的,不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