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关灯
护眼

第27章 第 27 章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大概是人在生病的时候都会变得比平时脆弱柔软, 即便是皇阿玛也不例外,胤祉做为御驾中唯一一个皇子,尽管自己还在吃药, 但还是被拎到了皇阿玛床前侍疾。

当然,这并不是一份苦差事, 皇阿玛的药自有宫人熬, 用膳也有专门负责布菜的, 胤祉两只手都已经被包上了,他所谓的侍疾不过是陪吃陪喝陪聊, 每日坐在皇阿玛床前念折子、念战报, 饭后扶皇阿玛在屋子里走一走。

比起在上书房读书的日子, 还有在户部当差的日子, 如今这般简直就是在度假。

回去的路上, 更是胤祉这辈子最享受和舒服的一段出行了,不必在外骑马, 而是坐在皇阿玛宽敞稳当的马车里, 连喝个茶都是武夷山上的大红袍, 此茶胤祉在从前也只是听过, 毕竟这茶叶每年只能产一斤,专门贡给皇帝, 如胤祉这般的皇阿哥也分不到一星半点。

托皇阿玛的福, 他也尝到了这等顶级的茶叶, 可惜他不太懂茶,这么好的茶让他喝了,却是牛嚼牡丹, 尝不出其中真味。

御驾悠悠向前移动, 不急不躁, 但从京城和前线送来的折子却越来越多,皇阿玛如今也用不着他念折子了,还有精力动手批复奏折,胤祉也乐得清闲,还从皇阿玛这儿借了几本书翻着看,全是翻译过来的西方算学书,瞧着让人怀念。

父子俩一个批阅奏章的,一个看书的,在这一路上倒也和谐,只是快要到京城的时候出了点小岔子。

康熙如今看三儿子是哪儿哪儿都顺眼,不光把人放到自己的马车里,还每隔两日便要看一次老三的脉案,临近京城,又突然关心起了儿子的后院。

太子的婚期已经错过去了,老三的婚期也只差一个月了,前线战事捷报频传,离收尾已经不远了,老三的婚期倒是选在了好时候,董鄂氏也是个有福气的。

上次选秀,康熙不只给太子定下了嫡福晋,还定了一位侧福晋,去年就已经进门了,再往前的那次选秀,他还亲自挑了两个格格给太子。

仁孝皇后走得早,皇额娘又不爱管事,也就只有他能给太子宫中选人了,福晋、侧福晋、格格,都是他定的,对于旁的儿子,都有自己额娘帮着挑人,除福晋和侧福晋外,剩下的也就用不着他这个阿玛来操心了。

因此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三和老四,他都没给这几个孩子挑人。

康熙是知道荣妃上次选秀并没有给老三选人的,不过当时并没有过问,这种小事儿也用不着他管,只是他刚刚才知道,荣妃没为老三选秀女也就罢了,居然连个

教导人事的宫女都没给老三安排,婚期将近,老三却还是个楞头青,这怎么能成。

“等回到紫禁城,朕亲自为你选两个宫女。”康熙一边看折子,一边云淡风轻的来了一句。

荣妃这个额娘当的,实在迷糊,看来日后他要多多管着些了。

来了,胤祉正襟危坐,关于这个事情,他知道皇阿玛早晚会问起,如今这个时机刚刚好,皇阿玛心疼他路上遭的罪,正是好说话的时候。

“额娘之前也曾想为儿臣选人,只是儿臣觉得并没有这个必要。”胤祉小心翼

翼看了看皇阿玛的脸色,发现并没有要动怒的迹象,才接着往下说道,“儿臣之所以为二姐姐挑中阿林保,是因为阿林保后院清静,家中还有‘四十无子才可纳妾’的规矩,推己及人,儿臣未来福晋的娘家若是可以选择的话,怕是也会希望儿臣如阿林保一样。更何况儿臣既然对二姐姐的未来夫婿有如此要求,自己也该做到。”

为养生而拒绝女色,这套说法在皇阿玛这里说不通,作为学霸的皇阿玛分分钟就能把他驳倒。

以不爱女色为由,怕是也不成,很有影射其他人包括皇阿玛的意思。

所以只能用刚刚那个半真半假的理由,不然他能怎么说呢,说他打从心里起就不认同一夫一妻多妾制,这理由一出,他怕是会被皇阿玛直接教做人,将来选秀直接选几个人送到他府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康熙直接把手中的折子扔到一旁,特别想问老三一句——认真的?

他只听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从未听说过,因为对姐姐的夫婿有所要求,进而也同样要求自己,因为怜惜自己的姐姐,进而也怜惜别人家的女儿。

是这意思吗?

他爱新觉罗家难不成还要出一位‘圣人’?从古至今有这样的圣人吗!

康熙忍不住闭了闭眼睛,前些日子他还称赞老三是赤子之心,如今倒觉得一个人倘若赤诚太过,怕是就有些憨傻了。

“你……”康熙难得有这样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你是皇子,和阿林保这样的六品主事怎么能一样,你的未来福晋嫁进来就光耀董鄂氏的门楣,董鄂氏若想要一个一心一意的女婿,那就不会把女儿送进宫选秀了。”

康熙觉得,他这个儿子养在宫里,经事太少,可能还不太明白龙子凤孙究竟有多尊贵,阿林保区区一个六品主事能娶到他的公主,那是天大的荣耀,董鄂氏能把女儿嫁给他的老三,那更是全族乃至整个正红旗的荣耀。

一个是低嫁

,一个是低娶,这怎么能一样。

乡下的地主老财尚且都会纳上房妾室,更何况是宫中的三阿哥,大清未来的亲王。

康熙把道理仔仔细细掰碎了讲给儿子听,他之前从没想过会有一天跟儿子说起这些,会亲自告诉儿子皇子的地位有多么不同,告诉儿子后嗣的重要性。

胤祉神色认真的告诉他的皇阿玛:“既然儿臣是皇阿玛的儿子,是大清的皇子,那又何须去管旁人如何,儿臣只做让自己觉得问心无愧的事不就行了。”

董鄂氏还未进门,老三这样自然不会是为色所迷,可偏偏做的却是痴情种才能办出来的事儿。

康熙这会儿只能庆幸,还好是老三,而非太子,若太子有这样的念头,只娶太子妃一人而空置后院,他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坐得住,甚至还愿意为了这样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傻儿子往后退一步。

“朕可以暂时不为你指人,但你也别想着真如阿林保一般,二十五岁之前,若你那福晋不能为你生下一儿半女,朕会直接让侧福晋进门。”康熙顿了顿,又道,“若你自己想通了,也可以随时把刚刚的话

收回去。”

老三也有可能是年纪尚小,还未到慕艾之时。

胤祉轻轻握了握搭在膝盖上的拳头,皇阿玛这么好说话,就不要怪他得寸进尺了。

“要不三十岁?二十八也行。”

康熙不给老三得寸进尺的机会:“再说下去,朕就改到二十岁。”

胤祉立刻见好就收:“儿臣刚刚只是在开玩笑,皇阿玛别当真,还是二十五岁,您真是我见过天底下最疼儿子的阿玛了。”

阿玛比他从前认为的要好说话,对他的容忍度也比他想象中更大。

康熙何时听过这般直白的话,一听就知道是在哄人,可被哄的人竟也不觉得敷衍,反倒还有几分宽慰,不枉他纵着老三一回。

御驾离京城还有三十里路时,太子携众臣在此接驾,皇上扶起太子,二人执手相看泪眼,引得在场之人也纷纷跟着落泪,感念天家父子情深,感激上天保佑皇上龙体安康。

如此感人至深的场面,与胤祉的关系就不大了,他哭……不出来,在热河行宫哭成那个鬼样子,他事后想想,一方面确实是情绪到了,另一方面也跟他身体各处的疼痛脱不了关系,一半的真情流露,一半的生理作用吧,如今这两样都没有,他自然哭不出来。

胤祉倒想躲个懒,继续在马车里头窝着,可接下来皇阿玛自己不回马车,高调上马,还拉太子和他一左一右陪着,一路骑回紫禁

城。

胤祉不曾科举,但今日也体会到了打马游街的风光,不,是比打马游街更大的风光,京城的几条主街道,左右站满了百姓,御驾经过时,是铺天盖地的喊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伴随着喊声的,是一大片跪着俯首的百姓。

胤祉不知别人是什么感受,反正他自己别扭极了,既觉荒唐,又觉可笑,既是为了御驾中的人,也是为了下面那群跪着的百姓,更为他自己。

刚进宫,胤祉就跟皇阿玛告假去给额娘请安,而不是去乾清宫听朝臣向皇阿玛奏报。

也没什么好听的,给皇阿玛念了那么多的折子,他大概也知道太子能力甚佳,并未让京城和朝堂出乱子,只是有个存在感太强的索额图,实事没办几件,倒是鼓捣出来的动静挺大,人也得罪了几个,在他念过的那些奏章里便有几份是弹劾索额图的。

胤祉不知,他日夜兼程赶路,三天两夜不吃不喝的壮举,已经在紫禁城传遍了,而他的额娘这段时间在钟粹宫清出了一间房子做佛堂,每日三炷香,且亲自打扫。

“还差一些经书在佛前供奉,手抄的最为虔诚,额娘不识字,你这段时间便每日抄两页经书让人送来吧。”

儿子为皇上劳心成那般模样,她不能劝诫,更不能训斥,可此事也不能就这么过去,再不能有第二次了,非得让老三长长记性不可。

胤祉摸着鼻子应下,他生平最恨抄书,尤其是抄佛经,枯燥乏味,额娘最是了解他,每日抄写两页佛经,简直是摸准了他的脉搏,既不会多到让他无法忍受,也不会少到让他无觉痛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