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关灯
护眼

第96章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大阿哥不吭声, 明珠装老实,朝堂上多的是帮太子说话的人,却没有一个站出来要求严查的太子的。

索额图虽然也心疼太子即将被收缴的钱袋子, 可还能稳得住, 朝臣信得过太子,万岁爷又素来疼爱太子,太子可从来没有让温保向百姓加派饷银, 那些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银子也没到太子手中, 温保的作用只是帮助商队在山西立足而已。

这事儿说到底,不过是太子与商业司争利罢了, 算得了什么,也就是因为扯上了温保, 诚亲王又有心给太子难堪,这才让事情闹到朝堂上。

索额图能稳得住,四阿哥却是稳不住,三哥在奏折上说, 这些私下倒卖的玻璃及镜子与商业司所出的一般无二,品质一样, 造型也一样。

在三哥拿出这两个方子之前,大清的玻璃和镜子都是从西洋传来的, 多少年都没人能防制,如今这才几年, 民间便有人能够仿制了?还和商业司的一模一样。

要知道商业司所出的玻璃、镜子,和西洋人远渡重洋带来的有很多不同, 可民间仿制的却和商业司所做的一模一样,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商业司的方子被泄露了出去。

户部归他管, 仿制玻璃和镜子的是太子的人, 这太像是坚守自盗了,他虽然的确没有为太子提供过这两张方子,但又有几个人能相信,皇阿玛信吗,三哥信吗。

四阿哥没有站出来为太子说话,便是因为他也被牵扯其中,而且太子以这种方式揽钱,他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五阿哥自觉此事与他无关,三哥若在朝堂上,他跟着三哥的步调走,如今三哥远在山西,他还是老老实实呆着吧。

七阿哥就更不觉得此事和他有关了。

八哥倒是想出面向太子发难,但那得是大哥先出手的情况下,他才能跟上,大哥不出手,轮不到他眼巴巴站出来,而且他站出来也没用。

九阿哥瞧不上太子揽财的法子,拾人牙慧算什么本事,西洋新奇的物件多了,为何非要死磕镜子和玻璃,堂堂太子为了揽钱,竟被臣下摆了一道,可真是有够丢人的。

难得见朝堂上这么热闹,十阿哥今日都不觉得困倦了。

大朝会上的皇阿哥们,个个都如同锯了嘴的葫芦一样,没一个出声的。

康熙坐在上面,同样一言不发,他倒要看看太子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老家在山西的官员,此时是有苦都说不出,众人都在为太子求情,他们哪敢在这时候提山西的那位活阎王。

可族中火急火燎寄来了信

,就没见过诚亲王这么办事儿的,官员犯法要管,豪强大族放高利贷要管,用低价买田产要管,死个长工丫鬟还要管……

哪个族里没有个纨绔子弟,哪个富贵人家没有点腌臜事儿,诚亲王非要追究到底,简直是疯了,可偏偏为什么是在他们的家乡发疯。

康熙任由此事发酵了半个月,方才命宗人府和刑部严查。

太子这时候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皇阿玛若是想收他的钱袋子,没必要拖延到此时,更何况这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满朝文武无人追究,只老三上了几道折子而已,皇阿玛

何必大惊小怪让宗人府和刑部的人出面。

查吧,除了倒卖玻璃和镜子之事,他没有让吩咐温保做过别的事,山西民变更是与他毫无关系。

这会儿的太子只是不满皇阿玛待他不够特殊,堂堂太子被刑部和宗人府的人调查,有失体面。

这一查便是一个多月,九月十五日,皇上下旨处死太子的哈哈珠子德柱、茶房人雅头、膳房人花喇等二十多人,太子身边除了宫女和首领太监,其余伺候的人都被换了个遍。

紧跟着便开始发放爵位,大阿哥被册封为直郡王,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皆被封为多罗贝勒。

诚亲王的爵位已经封无可封,但在这一波爵位大放送中并没有被落下,荣妃晋位荣贵妃,成为宫里唯二的贵妃,虽然是最晚被册封的贵妃,可因为有封号,地位比钮钴禄贵妃还要高一头,仅次于皇贵妃,成为后宫的第二人。

空出来的妃位,则是被佟嫔补上了,佟嫔晋位佟妃。

万岁爷一天之内连发数道圣旨,腥风血雨中又夹杂着许多人的欢欣,让不少人都看懵了圈,但这些人里也没有纳兰明珠。

早在万岁爷放任群臣为太子求情之时,他就知道会有今天这一出。

万岁爷平衡局势向来是一打一压,这手段在太子爷和大阿哥刚入朝堂时便用过不少次,只是没有如今这么明显。

万岁爷如今感受到了太子的威胁,肯定是要往下压一压的,朝堂上不能只有太子党的声音,而纵观万岁爷的这些儿子们,如今也就只有诚亲王敢对上太子,大阿哥这次没冒头,让万岁爷失望了,但也终于解脱了。

一切都在纳兰明珠的意料之中,万岁爷的疑心不是那么好消的,太子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或许他根本不需要借助八阿哥来拉太子下马,只要让万岁爷感受到太子的威胁,让太子那边多几个像温保、索额图那样的蠢货,一切就可迎刃而解。

在明珠看

来,太子虽然还是太子,可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诚亲王了。

太子和万岁爷太像了,这可能是万岁爷最想要的继承人,但却会让万岁爷感受到威胁,太子当的时间越久,便越会如此。

但诚亲王不一样,在大清有着‘活阎王’之名的诚亲王,永远不会像太子一样得人心,反而会反衬出万岁爷的仁慈。

而且康熙二十九年时,万岁爷病重,太子和诚亲王当时的表现,他也是有所耳闻的,以他对万岁爷的了解,他敢打保票,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七年了,但一定还是万岁爷心里头的一根刺,一根扎向太子的刺。

纳兰明珠以头疾发作为由,请了半日的假,回到府里头小酌了几杯,这一次,他和索额图位置调换了。

纳兰明珠只是小酌几杯,阿哥所都快高兴疯了,毓庆宫的腥风血雨压根影响不到阿哥所的欢乐气氛,虽说是杖毙了二十多人,可杖毙的都是太子身边的侍人,见都没见过几面,同他们有什么关系。

大阿哥恨不得现在就跑到乾清宫去问问皇阿玛,直郡王府建在何处,何时开始建,何人来督建,如果可以的话,他自己就能督建。

阿哥可没胆子再去乾清宫求皇阿玛了,原以为会是个贝子,到手却是贝勒,这么多兄弟当中,也只有大哥和三哥比他强,就连兢兢业业跟着太子的老四都和他一样的爵位。

五阿哥只觉他的人生现在就已经到达了顶峰,贝勒一年两千五百两的俸禄,等儿子被立为世子后,又可以能领上一千五百两的俸禄,加起来便是四千两银子,瓜尔佳氏作为贝勒侧福晋,俸禄虽然少了些,可也是货真价实的银子。

这也就是三哥不在京城,三哥若在,那就还是照着老规矩来,他们俩轮流去内务府当差,一人一半的时间。

七阿哥后院无人分享他的喜悦,毕竟这样的事情他不会说与侍妾去听,只能到后宫去寻额娘,三哥能让荣妃娘娘晋位为荣贵妃,有朝一日他也要让额娘行一次册封礼,由没有品级的庶妃到贵人,乃至嫔位。

八阿哥作为此次册封年纪最小的皇阿哥,十六岁的贝勒,可谓是出足了风头,可在他前头有一个十五岁就被封为铁帽子亲王的三哥,额娘因他被封为良嫔,三哥也让荣妃娘娘变成了荣贵妃,两两相比,到底是落了下乘。

欢喜是哥哥们的,与小阿哥们无关,但这次被册封的皇阿哥里也有失意之人。

四贝勒没能被封为郡王,多少和他站队太子有关,他倒并非是怨怪太子,一条绳上拴着的蚂蚱,都是失意之人,何苦怨怪呢,

更不要说这条路还是他自己选的,只是如今他有些后悔了。

当初若是他和三哥一样不站队,踏踏实实的为皇阿玛办差,初时或许艰难,但应该不会有如今这么多的烦恼。

不过,封了爵位便可以出宫开府了,总算是可以搬离这逼仄的小院子,也勉强算是喜事一件。

宫里这会儿真正凄风冷雨的只有毓庆宫,宗人府和刑部查了一个多月,太子没被问责,身边的侍人却被换了大半,梁九功亲自监督,实施刑罚的地方就在毓庆宫内。

太子一边看着梁九功送来的卷宗,一边听着屋外传来的惨叫声。

在这份卷宗里头,温保扯着他的虎皮做大旗,在山西犯下累累罪行,而他一个太子与朝廷争利,手下的人不止窃取了户部的方子,还私做生意,借助手中的权力让地方官员大开便利之门。

皇阿玛未将这份卷宗公之于众,只是杖毙二十几个侍人,已经是对他格外‘仁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