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重生1990做商业帝王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七章 首都都市报,生活真需要!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重生1990做商业帝王!

“你回来了,宋云呢?”

苏语蓉听到大门响声,发现郭小杰回来了。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只有郭小杰一人,大早上和他一起出去的宋云并没有回来。

郭小杰换了拖鞋,将西装外套挂在了衣架上。

八月依旧是夏天,他的后背殷湿了。

“工作呢!”

苏语蓉一愣:“你不去工作?”

“我是老板,她是员工,她能跟我一样?我还要考大学呢!”郭小杰说的理直气壮,听得苏语蓉一愣一愣的。

老板有特权,这理由还真没办法反驳。

“你会开完了?”今天的事情,郭小杰昨晚就在叮嘱宋玉,也没有避讳苏语蓉,这事情苏语蓉也知道一些。

郭小杰点了点头:“开完了。会议是小事,还是人才啊!”

“苏老师,你不知道,我现在急缺管理人才,要是有人才能入我瓮就好了。”

苏语蓉无语:“请君入瓮不是这么用的吧?”

郭小杰笑而不语,人才,尤其是高端的管理人才,能主持大局的,现在真缺一个。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人才阳平县这种小地方不会多,主要还是在南方,在大城市。

环境影响经济,这话一点没错。

为什么国家先开放的是南方,而不是北方?不就是因为南方离海近,距离港澳地方有天然的交通优势。

地理影响民风文化,南方人开放,北方人保守,原因就在此。

郭小杰想着,是不是去南方挖一些人去。

想到这个,郭小杰突然想到了合纵人才市场。

最近,在团结镇,合纵人才市场又举行了两场人才招聘会。

这一次,出席的厂子企业有将近十家,都是有些名声的厂子,对于郭小杰这三个字,草根企业家特别认可。

不过,进来要交钱,顿时吓走了一批小企业。

跟你畅想和辣的行,还没见收益就要交钱,那不好意思,我们的观望观望。

原本有意愿的有几十个,但是知道收钱之后,最后剩下的不足十家。

当然,肯留下来的,企业资质自然不用说,这点钱还看不上。

而经过政府宣传,报纸传播,甚至地方电视台的广播,这两次的来报名招聘的人和第一次相比,数量是指数级增加。

最后统计的人数,达到了两万多人。

两次招聘会,都是从上午一直到了晚上八点。

当收到合纵人才市场整理出来的应聘信息后,参与招聘的企业合不拢嘴。

卖方市场,每个职位的备选都多出了至少上百位。

尤其是应聘者的信息和经历,更是让这些企业的招聘人员大感惊喜。

有了合纵人才市场内部信息的核对,对于那些犯过事的,甚至造假的人,他们有了清晰的定位。

团结镇的人才市场算是办的有模有样,合纵之名,在镇上也有了一定的流传。

与此同时,郭小杰也没有忘记阳平县。

一周以前,郭小杰就带着王超来到这里,让他物色人才市场的地方。

其实,在阳平县这座县城,人才招聘市场是由专门的地方运营的。

但是因为是政府托人管理,而且是被动性质的,还没有油水,全凭企业和工人自己沟通,效率如何可想而知。

这在郭小杰看来,就是商机。

而且,阳平县毕竟是县城,不是城镇,他们面对的应聘者基本都是认字的人,工人阶层、技术阶层或者白领阶层,而不是出大力的农民。

他们的简历是有延续性的,而这也是一个卖点。

比如由企业想找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技工,那就有的放矢了。

只要给钱,合纵人才市场就可以内部提供,而不需要你去碰运气了。

不过,王超显然还没有把这事办好,他来了没几天又回去了。

郭小杰也理解,王超的工作也忙,随着厂子工人数量的增加,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也是愈发的繁琐。

郭小杰决定,等明天把合同签署了,就想法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合纵人才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招聘平台,对于郭小杰而言,也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关系网,是值得他去花时间辛苦的。

当天,郭小杰剩下的时间就在学习中过去了。

他就像学霸一样,很快就把林雨诗的笔记本扫了一遍,顺带着课本习题和辅导书的习题也做完了。

第二天,郭小杰和昨天一样,带着宋云去了厂子。

李红霞已经等候多时了,她住在一家宾馆里,老板是周大龙介绍的,也算是自己人了,对李红霞等一行人很是客气。

“郭厂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过去。”

郭小杰对了对时间:“还有时间,半个小时后再出发。”

“去的太早,影响辛打仗准备工作也不好。”

就在郭小杰和大家闲聊时,大厅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老百姓饮料厂是这里吗?”

大家随着声音看去,一个地中海的高瘦男人站在了门口。

他的身后,还有两个扛着长枪大炮……照相机、摄影机的年轻人。

不用说,一看这身行头,就是记者无疑。

而且还是比本地报社更为专业的记者。

郭小杰猜测,难道是央视的人来了?

怎么没有提前打电话?

这时候,高瘦男子说道:“哈哈哈,你们好啊,我是首都都市报的主编,我叫信达凯,请问这里是老百姓饮料厂吗?”

宋云看了郭小杰一眼,然后很识趣的跑了过去。

“您好,这里是老百姓饮料厂在阳平县的办事处,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信达凯说道:“我刚从团结镇过来,哪里的人说郭小杰厂长去阳平县了。”

“是这样的,我们看了老百姓饮料厂销毁百万饮料的报道,鉴于这件事的现实意义和社会道德意义,我们决定和郭小杰厂长来一次专访。”

信达凯的话,让大家吃了一惊。

首都都市报,可是首都前三的报纸,受众广大,深受一些市民尤其是文青一类的喜爱。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首都都市报,生活真需要!

“呀,咱们的事怎么传到首都去了?”

“这不好吗?首都都在传说咱们的事迹,想一想就觉得很不错。”

“你们说,我们的名字会不会出现在报纸上。”

“悬,上一次登报纸,我发现除了郭厂长,我们每一个人上报纸和。”

没理会大家的议论,郭小杰嘴角一翘,一个主意顿时涌上心头。

“你好,我叫郭小杰。”

“不过,很稀罕,我今天上午有事,有个签合同的仪式。”

“不过,如果你们着急的话,可以跟我走,签完合同我就可以接受你们的专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