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首富从2007开始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六章 互相期待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首富从2007开始!

事实上,张学兵这几个人,还真不是什么普通中年大叔。

这年头,能在股票市场里飘着的,而且还能飘好几年的老股民,也基本上没什么普通人。

毕竟,光股票市场买卖的隐性资金门槛,就能难倒一大批普通人。

虽然最便宜的股票可以便宜到一块多,但拿一百块去炒股能有什么用?

进这个场子的人,最少都是一万闲钱打底的。

张学兵这些人,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是能拿几万块钱来股票市场玩两把,输了也不心疼的那种人了。

到得如今,就算是混的最差的人,也是资深老股民,对某些事情有着超强的嗅觉。

几个人现在都一致认为,苏叶是那种“股感”超强的人。

所谓“股感”,就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炒股的感觉,是炒股的一种天赋。

就好像有的人天生打乒乓球就厉害一样,股感强的人,很容易在股票上登堂入室。

外行人觉得这些炒股的人是赌徒,但身在其中浸泡了十几年的股民,都清楚这东西和赌博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苏叶到底有没有他们料想中的那么厉害,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但这不妨碍张学兵几个跟着苏叶喝口汤。

很快,那人就看了行情之后跑回来了。苏叶则故意等那人回来之后,才继续报第二只股票。

“中船舶,收盘五个点。”

第二只。

“白云飞机,收盘七个点。”

第三只。

“中直,收盘负两个点,但可以入。”

第四只。

“通榆客车,待会儿四十五分的时候会打开涨停板,但最后还会封板。”

第五只说完,张学兵几人中的一个人立刻冲了出去,直接就兴奋的跑去排单。

其他人见状,乐呵呵的笑了起来:“老朱这敢死队的作风还是改不了啊。现在进去还能喝到汤啊。”

“可以。通榆客车还有两天行情。高考结束的时候,它才会歇歇。”苏叶点头淡淡的说道。

这下子,张学兵就有些诧异了:“你连它什么时候回调开板都知道?”

“是不是,两天后你们就知道了。”苏叶并不解释,时刻牢记自己要打造一个高傲小股神的人设。

追涨杀跌的极致,就是传说中的涨停板敢死队。

这是一群刀口舔血的人,冲的最猛撤的最快,一击不中绝不恋战,是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一种玩法。

这么玩的人,都有一颗大心脏,不在乎一时得失,追求的就是暴涨暴跌的刺激。

那老朱回来之后,兴冲冲的向哥几个表示:“太准了,真的在两点四十五分开了板!我七个点杀进去的,到现在浮盈三个点!”

“小心明天绿盘下杀,浮盈变浮亏!”有人笑着调侃,但老朱满不在乎,一挥手笑道:“我相信这小同学,他看中的股票肯定不亏!”

此时,时间也差不多到了闭市的时候,苏叶也准备收拾离开。

“小同学,别急着走,叔叔们请你吃饭怎么样?”张学兵笑呵呵的说。

苏叶摇摇头:“不用,我和你们不熟。”

看着苏叶离开,张学兵几个人再度凑在一起,开始讨论起来:

“这孩子看起来不像咱大源城的人。”

“当然不是!你们没注意他那条裤子吗?那明显是校服。”张学兵摇头说道。

“但不是咱们大源城那几所学校的校服,像是外敌小城市的。”

戴眼镜的钢铁厂老板孙不逊撇嘴:

“我们又不是搞服装的,怎么会注意那些。”

“不过,一个孩子跑大源城证券交易所干什么?”有人好奇的问。

“还能干什么,来钓鱼呗。”张学兵嘿嘿一笑,“今年大牛市,连我家那位都开始念叨股票了,你们就知道这东西烂大街了。是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当股神。”

“确实,我那孩子前两天还给我推荐股票来着,别说,我后来一看还真就涨了,可惜没买。”

老哥几个像是说笑话一样的说着,显然都看出了苏叶这个不同寻常的少年的目的。

不过,这些对几人来说都不是事儿。

是骗子还是真有本事,明天他们就知道了。

“短短半个小时,这孩子从咱们手里赚走了两千多块,真是后生可畏啊。”有人感慨道。

敢死队的老朱笑了起来:“那还不是孙不逊孙老板热血上头,给人贡献了两千。”

孙不逊撇撇嘴:“我不掏这钱,你们肯定得有人掏。我这吃力不讨好的活都做了,怎么还落不了个好?”

“行了行了,晚上洗脚我请客总行了吧。”

“那敢情好!”

苏叶背着包出了交易所,对之前的表演很是满意。

“真金不怕火炼,明天再来一趟,这几个人就该信我了。”

自言自语的说着,苏叶信步走在大源城的街道上,感受着这个年代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此时高楼大厦还不多,大源城作为中部地区发达城市,却已经有了高楼林立的雏形。

而按照历史的发展,他会在两年后成为这个城市某所大学里的学生。

所以,对于大源城,苏叶一点也不陌生。甚至,对于他来说,今次可以算是故地重游。

索性无事,苏叶便打算去自己未来的母校看一看,顺便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个宾馆住下。

等了五分钟,等来二路公交车,苏叶不假思索的上车,结果一摸口袋,发现竟然没零钱。

无奈,只能摸出一张一百的递给售票员。

“两块钱的票,你给我一百?”售票员怪异的眼神让苏叶有些尴尬。

“我没有零钱。”

售票员无奈,然后翻翻包发现找不开,无奈只能求助车上的乘客:

“大家有谁能换一下钱吗,我这有张一百的。”

问题是,此时车上,只有寥寥三个乘客,且都换不开。

“等着吧。看看后面上来的人有没有。”

但今天的情况,着实有些奇怪,一路之上,竟然没有什么乘客上车。

不仅如此,到了最后快到大源理工学院的时候,车上仅有的三个乘客,还都下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