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望春山

关灯
护眼

120、第120章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望春山!

120

颜铁匠办事很快, 可能是没想到本来都绝望了,突然出现了转机,他格外振奋, 办事自然也快。

其实早在邱氏去年松口时, 他就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葺了下,家具也都是新添置的,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人。

再嫁是不大办的, 只会请比较亲近的人家吃顿饭便罢。

到了当天,顾家门前挂了两个红灯笼,这才有人知道颜家这是要办喜事了。

颜家不住在西井巷, 在西井巷旁边的米田巷,颜家的房子和薄家差不多, 都是一进半的院子, 自打颜老娘死了后,就颜铁匠一个人住。

今天邱氏换了身红衣裳。

因为是再嫁, 不好穿大红正红, 穿的是暗红。

顾玉汝亲手给邱氏梳妆,还专门拿出自己的胭脂水粉, 给邱氏上了个妆。

妆罢,她对着镜子里的人笑了笑, 道:“娘, 你看好不好看?”

镜子里的人早就羞得不知怎么好, 婆婆改嫁,儿媳妇帮忙梳妆,可——真是好看呀!

邱氏竟不觉看得有些痴了。

“我早就说了,娘就是咱们西井巷最好看的女子, 当年是,现在也是。”

邱氏忙道:“不行不行,娘老了,现在西井巷最好看的女子当是我们玉汝。”

这时,孙氏走了进来,站在门边笑着道:“行了,你们婆媳俩别互夸了,我看时候差不多了。”

这话让顾玉汝和邱氏都窘了下,可一听说时间差不多了,不光顾玉汝有点慌,邱氏整个人都慌了。

也没有花轿,只是一辆骡车。

按当下规矩来说,上面是不用扎花的,改嫁就是低低调调才对。估计是颜铁匠坚持,那骡车的车厢上竟扎了一朵红布花,看起来十分喜庆。

这一闹,整个巷子里的人都知道邱氏要改嫁了。

邱氏竟然改嫁了?

不及她们议论起来,骡车就把邱氏给接走了。

跟着,薄家人和顾家人都随后走了,竟让她们也没个议论处。

骡车很快就到了颜家。

颜铁匠专门准备了一串鞭炮,就放在车上,可能他也没跟别人说,打算自己点来着,却又忘了他又要和邱氏一起进门,又要点鞭炮,哪里忙得过来,一时间手足无措,左右都不是。

薄春山见了,忙走过去接了下来,拿出火折子,点燃了那串鞭炮。

噼里啪啦鞭炮声中,新人进门。

入目之间,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

……

颜铁匠就在家里摆了两桌酒。

他家就一个人,所以是让酒楼里送来的。

人也不多,除了薄顾两家人,也就颜铁匠几个徒弟。

临走前,顾玉汝看见薄春山跟颜铁匠在一旁说话。

说得什么?她猜肯定又是一通威胁,让颜铁匠对他娘好。可顾玉汝觉得,日子过得好不好,其实得两个人一起努力。不过想来应该是好的,毕竟这么不容易。

……

肉眼可见,邱氏过得不错。

现在整个人容光焕,看着就跟以前不一样。

开始顾玉汝觉得自己看错了,可连薄春山都看出来了,还有点酸酸的,那种感觉有点‘怎么亲儿子都给不了亲娘的,那个男人怎么就行了’的意思。

顾玉汝取笑他之余,认真想了下。

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只是人心态不一样了,精神面貌就不一样了。

以前婆婆多是穿那种暗色的衣裳,临改嫁之前,她特意拉着她去买了好几匹适合她的布料。

倒不是说要跟小姑娘一样,要穿什么葱绿嫩黄,整体还是适合她这个年纪,但稍微鲜亮一点,配色更用心一点,就完全不一样。

用西井巷那些妇人的话说,邱氏咋就突然就这么容光焕,像年纪了几岁,这真是改嫁了,就是跟以前不一样。

这些话里难掩酸气,但邱氏真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嫁给颜铁匠后,也不知她跟颜铁匠怎么说的,每天还是会往薄家来一趟,来看看家里如何,孙女如何,估计还是不放心。

被人看见了问起来,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十分坦然地说就算改嫁了,儿子还是她的儿子,孙女还是她的孙女,她来看看怎么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时光如水,转眼间一去三年。

“八斤,八斤!”

小女娃转过头,嚷道:“都跟你说别叫我八斤了。”

她眼睛大大的,皮肤雪白细嫩,穿一身红色滚姜黄色细边的衫子,因为年纪还小,整个人看起来胖乎乎的,脸上带着婴儿肥。

尤其此时,嘟着嘴脾气的模样,真是看起来又可爱又可人。

“不叫你八斤叫什么?这可是老大给你取的名!你快别跑了,路上车多,我抱着你去找大嫂。”

“我才不让你抱!”

说是这么说,最后小女娃还是被少年一把抱住了。

三年多过去,铁娃也长成了一个少年郎。

皮肤还是那么黑,不过眉眼都长开了,也是挺俊的,就是人太瘦,瘦高瘦高的。

“你总说我胖乎乎的,用我娘的话你太瘦了,光是骨头就没见肉,”说着,八斤还嫌弃地皱皱小眉头,用小手拍了拍铁娃肩膀,“你要吃胖一点,硌着我啦。”

“好好好,我以后多吃点。”

少年抱着个像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搁在哪儿都是奇景。

可街上的行人却似乎都认识他们,见到两人,脸上都是带笑,

路过几个民兵,跟他们打招呼。

“这是带八斤去‘玉春坊’?”

铁娃点点头。

还有民兵从袖子里掏出东西给八斤吃来着,八斤也似乎认识对方,一点都不含糊,接下来就说声谢谢。

……

玉春坊就在城北,一出城门就是,离薄家并不远。

当初顾玉汝专门把工坊开在城北,就是想离家近。

谁也没想到,当初只是顾玉汝闲暇之间,想尝试一下开个生丝工坊,如今竟会展到如此地步。

短短三年的时间,工坊已经从一个三五间房舍、缫丝工三四人的小工坊,扩展到如今屋舍几十间,拥有一个占地近五亩的大院子,缫丝工近百人的大工坊。

水力大纺机日夜不停歇,每天从玉春坊出来的生丝可达到近两千斤,占据了整个明州府的生丝市场。不过玉春坊的生丝主要不是卖给明州府,而是湖州苏州那边。

除了玉娘给顾玉汝帮手以外,顾晨也早已从商行里辞了工,回来帮她做事。

最近顾晨就在忙着再开一家工坊的事,虽然有了水力大纺机,就能不停地生产生丝,但是定波当地并不是养桑蚕多的地方,还是湖州苏州那边最多,为了节省桑蚕茧沿路运送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顾玉汝和堂哥商量了下,打算择个靠近苏州的地方再设一家工坊。

其实顾玉汝现在来工坊并不多,工坊里的事有玉娘看着,外面的事有顾晨,几乎不需要她费太多的心。

可她每天都会来一趟,一来是看看情况,二来也算是打时间了,却没想到她前脚走,后脚八斤就要来找她,铁娃没办法只能领着她来。

八斤对玉春坊可是小马识途了,到了后,就让铁娃将她放下来,她扑腾着两条腿去找娘了。

一见到顾玉汝,她就扑上去抱住娘的腿,甜甜地连喊了几声娘。

不用看人,只听这声音,顾玉汝就知道女儿这是捣蛋了心虚,她揉了揉她小脑袋,弯下腰来看她。

“不是跟娘说好了,你在家里乖乖等娘,等娘回去的时候给你带糕点。”

何止是糕点,八斤跟顾玉汝可是谈了不少条件,诸如不要杏仁糕,要绿豆糕,例如最好回来的时候,给她带一支糖葫芦……

反正条件不少,顾玉汝也答应了,现在她跑过来,明显就是又想跟娘,又想吃点心,两头都想占。

“可是娘走后,八斤突然好想好想娘,就像爹平时想娘那么想……”

一旁的玉娘哈哈笑了起来,将八斤抱起来,挠了挠她的小胖脸,道:“小八斤呀,你这张小嘴哟,是不是跟你爹学的,我记得你爹小时候就很机灵,但没你这么能说会道。”

八斤皱着小眉头,一本正经道:“玉奶奶,八斤不是跟爹爹学的,因为爹爹都说他小时候才不这样,娘小时候也不这样,后来他俩商量了下,一致觉得我是神童,叫天赋异禀……”

这话还真不是八斤吹的,而是真事,只是这话顾玉汝和薄春山都没拿出来说过,如今倒让八斤自己捅了出来。

顾玉汝很早以前就觉得女儿跟寻常孩子不一样。

不光说话早,走路也早,跟她同龄的小孩,别人还说不通顺一句话,她已经可以小嘴吧啦吧啦一通说了。

也许让外人来看,顶多就觉得这孩子早慧了点,可爱了点,可顾玉汝知道不是这样,她曾经观察过,三岁的小童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不罕见,但除此之外,她还有自己逻辑和想法,就很罕见了。

就好像现在,她又想跟她来工坊,但又想吃糕点,就想了法子先让她答应下来,再后脚跟过来。这也就罢,她还知道娘可能会生气,怕会挨训,还知道说好话来讨好自己。

总之,这丫头不一般!

用薄春山的话,机灵劲儿就随了她爹。

等八斤跟玉娘说完话,顾玉汝又和玉娘交代了一些事,就牵扯女儿往里头去了,她边走边跟女儿道:“那娘还跟你说,做人要言而守信呢?以后要记住,答应的事就不能悔改。”

“娘我知道了。”

见女儿耷拉着小脑袋,一副灰心丧气的模样,虽顾玉汝知道她很大一部分是装的,但还是想说点高兴的事让她高兴一下。

“你爹应该等会就回来了。”

果然,八斤眼睛一亮:“爹今天就回来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瘦瘦的,本来想写到山子回来,展开下个剧情的开端(男女主要离开定波了),但我妈喊我包饺子。

是真的,因为我儿子专门跟她姥姥说要吃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前几天包的是肉馅的。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