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七零夫妻养娃日常

关灯
护眼

第29章 存款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七零夫妻养娃日常!

难得打家具,  再加上木料也够,宗绍就让人把需要的家具都打了,算下来有一张书架,两个矮柜,  一个斗柜,  一张饭桌,  再加四张小板凳。

家具看着挺多,  实际上只有书架是大件,  有一人高,半米宽,  下面是一排柜子,除了放书,也能放点杂七杂八的东西。上面四层是高宽差不多大的方格,  一看就能放不少书。

矮柜不用说,放床头的,  高度也就到林薇膝盖,  有两个抽屉,能放点小东西。

斗柜宽度只有楼下现在用的斗柜一半,  但要高不少,  到林薇胸口了,  下面三层方柜,最上面一层没有柜门,  半敞式的,可以放些小的装饰品。不过家里现在什么都没有,要装饰也只能后面再慢慢添置。

饭桌是方的,  比林薇家现有的小一半,  也没那么高,  就到林薇大腿。因为桌面打得比较薄,所以饭桌整体不算重,林薇一个人就能抬起来,不像家里现在用的,她每次得往外拖,特别费劲。

饭桌高度不一样,板凳自然要重新打,考虑到家里高高低低的板凳还有七八张,他就只让人按人头打了四张板凳。

虽然没什么大件,但零零散散的家具也不少,都抬进来后楼下被挡得严严实实,快没落脚的地方了。

于是进来后宗绍和周建海没歇着,一人抱着个矮柜往楼上搬。

矮柜搬完搬书架,再把客厅现有的斗柜挪到跟木头沙发挨着,新斗柜则挨着旧斗柜放。

完了将原有的饭桌推到进门左手边靠窗的角落里,高凳子靠墙放,再把新打的方桌放到饭厅中间。经过这样的挪动,多了张方桌的饭厅并没有显得太拥挤,甚至客厅饭厅之间看着更宽敞了些。

宗绍和周建海忙活完,林薇给两人各倒了杯凉白开,倒不是她舍不得给人泡茶,只是这天气,热茶真喝不下去。

接过茶杯,周建海仰头将里头茶水喝完问:“没我事了吧?”

“没了。”宗绍说。

林薇则问:“你们早饭吃了吗?要不留下吃完再走?”

周建海闻言往门外看了眼:“你确定是中饭?”

林薇被说得脸上一热,她今天的确起晚了,又忍不住抬头瞪宗绍一眼。

宗绍轻咳一声说:“他早饭吃了过来的,不用管他。”又催周建海赶紧回去。

本来周建海想着,如果他们夫妻非要留他吃中饭,他也不是不能回去跟媳妇说一声,让她别做自己的饭了。结果他才说了一句话,就被宗绍给扫地出门了。

损友!

听完周建海的感慨,邓湘云不但没有安慰他的意思,反而笑着说:“该,谁让你嘴欠!”

周建海:“……”行吧,这是媳妇。

……

林薇刷牙洗脸的时候,宗绍进厨房忙活去了。

宗绍也会做饭,但厨艺很一般,属于吃不坏,也无法让人体会到食物美好的那种厨艺,嘴巴不挑的话能吃。

林薇其实不怎么挑,她初高中都是住校,咸菜就馒头吃了好几年。

但俩孩子吃惯了外婆和妈妈做的饭,对爸爸的厨艺十分嫌弃。他们倒不会浪费粮食,只是会旁敲侧击问下一顿饭谁做,如果是爸爸,他们就会哀嚎,如果是妈妈,他们就会表示,这顿要少吃点,把肚子留出来吃下顿。

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两个孩子的期待,宗绍会主动把下顿饭也给包了。

他表示,孩子不能总顺毛撸,适当的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如是几次,再吃到爸爸做的饭时,连明明都学会了沉默是金。

早饭宗绍煮的是面条,一是下锅熟得快,二是吃饱了饿得也快,正适合吃早饭太晚,等中饭又太早的时候吃。

而且面条是宗绍会的,为数不多的能和美食搭边的食物,更何况他还卧了个煎蛋,闻着香喷喷的。

再加上今天早饭吃得比平时晚很多,俩孩子都饿坏了,特别是明明,吸溜咽下一大口面条后夸下海口:“我今天能吃掉一头牛!”

林薇笑着说:“我们家可没有牛给你吃。”

明明没听出来林薇在逗他,还真认真地想了想,说:“反正我能吃很多。”快速吃完一碗面条,要求添面。

他们家用的是深碗,看着不算大,但容量不小。像林薇一个成年人,两碗面条也能吃撑,更何况明明还是个孩子,平时饭量也比她小。

林薇怕他吃完撑得难受,只给盛了半碗说:“面条不够,你爸爸还要吃。”

虽然明明觉得半碗面不够他发挥饭量,但看看爸爸的大块头,他无奈地说了声“好吧”,然后强调:“是没有面了,不是我吃不下了哦。”

“是,明明最能吃了。”林薇顺着说了句,将碗递给他,又问准备撂筷子的宗绍,“再给你添碗面?”

本来只准备稍微垫下肚子的宗绍看看媳妇,又看看儿子,说:“添。”

……

宗绍本以为三碗面下肚,自己中午可能会吃不下,但事实证明他多虑了。倒不是他今天饿得格外快,而是吃饱喝足后还有活——大扫除。

其实他们刚住进来的时候就做过一次大扫除,之后地基本每天扫一次,床头斗柜两三天擦一回,他们家看起来还是挺干净的。

但林薇平时做的基本是表面卫生,边边角角很难顾及到,而且上次大扫除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算算时间,也该好好弄弄了。

正好今天周日,家里添了新家具,择日不如撞日,林薇就动员大家,主要是宗绍干了起来。

夫妻俩擦窗户扫地的时候,明明瑞瑞也没闲着,一人找了块小抹布,走到哪擦到哪,当然,只擦他们够得到的位置。

因此他们擦完后,林薇和宗绍还得再擦一次,总不能一个斗柜四周都擦了,就留顶部不管嘛。

但俩孩子的行为值得嘉奖,所以忙活完了后,林薇把俩孩子叫到一起,给他们按工作量算工资。

兄弟俩听后都一脸惊喜:“我们还有工资?”

因为林薇以前每次发了工资,回家数钱的时候都不会避讳俩孩子,所以他们知道工资=钱,眼睛都亮了起来。

林薇笑着点头:“当然。”

这办法是林薇从里学到的,她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主意好,既能调动孩子们干活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

反正她平时也会给孩子们零花钱,零零散散加起来,每个孩子一个月能有一块左右。俩孩子花钱都没什么规划,基本钱到手就用了,林薇以前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棉纺厂家属院其他家庭的孩子也都是这样的,区别只在零花钱有多有少。

但做了那个梦后,林薇觉得或许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好,只是具体怎么操作,她一直没想好。直到今天看到孩子们主动干活,她突然有了想法,就把这事提上了日程。

林薇抬手压住孩子们的欢呼声,给俩孩子算钱:“明明擦了六张凳子,两个斗柜,凳子一张一分钱,斗柜只擦了外面,一个算两分钱,总共是一毛钱。瑞瑞擦了沙发和茶几,沙发长的算四分钱,短的算两分钱,茶几抽屉擦了没有?”

瑞瑞立刻说:“擦了!”

“那茶几也算四分钱,跟哥哥一样,也是一毛。”

算完账,林薇从口袋里摸出两张一毛纸币,分别递给两个孩子说:“以后你们干活,工资就按这个标准算,但不能重复做工,比如上午擦一次凳子,下午又擦一次,这样只能算一次钱,知道吗?”

俩孩子齐声回答:“知道了!”

“领了钱,你们最想干什么?”林薇问。

明明大声说:“买吃的!”

瑞瑞则说:“我要存起来。”

不等林薇开口,明明就问了出来:“你不和我一起买吃的吗?”

他希望弟弟能跟他一起买零嘴吃,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把自己买的零嘴全部吃掉,而不用再分给弟弟了。

瑞瑞想了想说:“这是我第一次挣钱。”有纪念意义。

但瑞瑞不懂什么是纪念意义,所以后半句他没说出来,不过明明听懂了,他目光沉重地看着手里的工资,忍着痛说:“那我也不买吃的了。”他也要把工资存起来。

于是在这个夏天,明明和瑞瑞有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存款,虽然仅一毛钱。

……

七月下旬,林薇收到了家里寄来的第一封回信,随信寄过来的还有一大包菌蘑山珍。

拆开大包裹,里面是用油纸分装的小包裹,林薇挨个打开看了,发现包裹里除了有她之前人肉背来的口蘑菌菇蕨菜外,还有不少板栗松子,而且份量可不轻。

板栗松子可都是好东西,前者炖汤味道清甜,后者炒熟可以当零嘴吃,跟瓜子磕着差不多,但比瓜子更稀罕。

看着满茶几的山货,林薇没急着放进斗柜,而是从斗柜里翻出一叠油纸,打算一样包一点,给邓湘云刘丹她们送过去。

只是她妈寄过来的山货看着多,分摊下来送到每人手里就没多少了。

但林薇转念一想,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不管多少,总是她的一份心意,她们应该不会介意,手上动作就没迟疑。

包好山货,林薇将油纸包用麻绳捆上,没急着往各家去,除了杨怡没上班外,其他人都有工作,这个点不在家。

于是晚上宗绍一进门,就看到了茶几上放着的油纸包,他还以为是林薇买的吃的,问了才知道是林家来信了。

宗绍解开扣子走到水池旁,边洗手边问:“爸妈最近怎么样?”

“都挺好的,就是想明明瑞瑞他们。”林薇端着菜边往外走边说。

听到林薇的话,明明特意说:“我也想外婆,妈妈你写信的时候记得告诉她哦。”

林薇说:“知道,上次写信就告诉他们了。”

对于妈妈的回答,明明不是很满足,他说:“那你这次写信也要记得说哦。”

自从婆婆去世后,明明瑞瑞就一直是她妈在帮忙带,因此两个孩子对外婆的感情很深,出发那天还抱着老太太哭得稀里哗啦的,引得老太太也红了眼眶,要不是闺女一家好不容易团聚,她真想把两个孩子留下。

在岛上安顿下来后,林薇就往家里写了封信报平安,当时明明就几次叮嘱,让她千万千万不要忘记告诉外婆,自己很想她。

瑞瑞性格内敛些,没好意思像哥哥几次叮嘱,但林薇写信时他也提了好几次这事。

想到那场景,林薇很有些无奈地说:“妈妈写完信给你们读一遍好不好?”

俩孩子一口答应下来:“好啊。”

林薇继续跟宗绍说:“对了,妈这次还说了个好消息,二嫂怀孕了。”

宗绍一听便笑了起来:“真的?那二哥不得高兴坏了?”

“那可不,他最近嘚瑟着呢,恨不得现在就把孩子名字给取了。”

林薇二哥叫林建军,比她大三岁,今年二十六进二十七。他是被林父安排进公社国营厂不久跟妻子谈的恋爱,处了大概半年定的亲,结婚到现在已经五年,夫妻关系一直很好,但就是没孩子。

林建军结婚头两年,林母心态还好,想他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但三年四年过去,看着晚结婚的林薇怀孕生子,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老大家也凑成了一个好字,林母就有些坐不住了,隔三差五总要问他们有没有消息。

虽然林母态度不算强硬,从没说过“生不出儿子就怎么样”之类的话,但林建军夫妻压力都不小。

就林薇知道的,年后他们还去市里查过,确定两个人都没问题,医生又开了备孕的药,让他们边吃边遵医嘱来,两人心里才踏实下来。

可能是医生开的药有用,也可能是两人心态好了,精神放松下来,半年不到,两人真有了。

想象着二舅子嘚瑟的模样,宗绍笑着摇了摇头,问:“什么时候查出来的?几个月了?”

林薇在心里算了算时间说:“我们出发后没几天就查出来了,说是快两个月,看我妈信里的意思,我嫂子应该早就有感觉了,但怕查出来失望,就没跟我二哥说,直到我二哥发现才去做的检查。”

宗绍说:“是好消息就好。”

……

吃过晚饭,林薇就提着油纸包,带着小尾巴出门了。

小尾巴是明明,他闲不住,看到林薇要出门就跟了过来。瑞瑞则因为玩了一天有点累,吃完坐在凳子上不想动弹,目送妈妈和哥哥出门。

因为距离近,林薇第一个去的是周家。

但她明明看到周家亮着灯,但连喊了三四声都没看到邓湘云出来,只好离开先去别人家。

林薇随军时间不长,家属区里认识的军嫂不多,关系好的更是一巴掌能数得过来。除了刚来就认识了的刘丹沈青赵丽和邓湘云,就是之前赶海时通过刘丹认识的杨怡了。

因为刘丹和杨怡是邻居,且住得离林薇家最近,所以她最先去的就是她们家。等从她们家出来,林薇就去了稍远一点的赵丽家。

最后去的是沈青家,她家就在军属安置办旁边。

到的时候沈青家里也刚吃完晚饭,她听到声音才洗干净手从厨房里出来,看到林薇笑着问:“你怎么过来了?”

“我家里寄了包山货来,我分装了点给你送过来。”林薇说着拿出油纸包,“就是晒干的菌蘑蕨菜,不算稀罕东西,你别嫌弃。”

沈青嗔道:“看你这话说的,你好心好意给我送东西,我还能嫌弃?而且山货可不容易得,我家老李就好这一口。”又招呼两人进屋坐。

但林薇看时间不早了,回去还得洗澡就没多待,把山货交给沈青,简单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回家经过周家的时候,林薇又走进院子喊了声。

这次邓湘云出来得很快,看到林薇还问了句:“你刚才是不是来找过我?”

林薇嗯了声,道明缘由后说:“我刚才喊了几声没见你出来,就带着明明先去刘姐家里了……”

说到这林薇顿了顿,借着客厅里的灯光细细打量邓湘云的神色,问:“是出什么事了吗?”

邓湘云抿了抿唇,过了会才说:“阿海有个表妹要过来。”

听出邓湘云话里的意思,林薇有些意外:“他表妹一个人来?”

虽然表妹也是亲戚,但到底隔了一层,有长辈带着还好,可如果只有小姑娘一个人来,事情就有些奇怪了。

邓湘云点头说:“她是一个人来的,今天到了羊城,不知道坐什么船来岛上,想办法给阿海打了个电话,他才知道这件事。”

林薇沉默了,想这姑娘可真够勇的,不知道怎么来也不提前通知,说好行程,她也不担心到了羊城电话没打通流落街头。她家里人胆子也是够大的,敢放她一个连怎么来都不知道的人出门,也不怕孩子半路失踪。

而且再怎么是亲戚,不提前打招呼就跑过来,也难免显得唐突,这道理小姑娘不懂也就算了,难道做长辈的也不懂?

林薇问:“那你们现在怎么办?”

邓湘云说:“只能把人接过来了,过两天有补给要送过来,阿海联系了羊城基地那边的战友,请人在招待所订了间房让她过去这两天,到时候跟补给舰过来。”

羊城到崖县没有直达的轮渡,军属们要来探亲,不是搭补给舰,就是坐船到椰城,转岛上大巴车过来。

但周建海表妹一个年轻姑娘,又人生地不熟的,他怕她转车把自己弄丢了,就请战友帮忙安排了。

托人情其实没什么,邓湘云现在担心的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50.cc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u5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