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死亡并非是因为抢夺资源、内斗,又或者是更黑暗的原因,相反,正因为人数大量超过了安全屋的负荷,一些幸存者主动放弃了资源的分配,跳入“**炉”中成为了种植区的养分。
还有些病了不愿浪费资源治疗,也踏上了这条路,为了不给安全屋添麻烦,传播病菌和瘟疫,跳入“**炉”化作养分成了他们的归宿。
用这些人的话来说,他们见识过旧世界的繁华,以及诡异出现之后世界一步步走向末日,眼下仅剩的希望没必要浪费在他们这些老家伙身上,要留给进入安全屋的那近百个孩子。
连普通的幸存者都有这样的觉悟,更别说刘佳宜、方明月等大山基地的灵魂人物,他们永远不可能做出与孩子争夺生机这种事。
不仅他们没有做,他们还阻止了那些在最后关头,企图利用自己的权利与孩子们争夺希望的人。
虽说沈歌在找到大山基地的废墟之前,就已经猜到了方明月等人的结局,但在确定这个结果时心中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然而让沈歌感到意外甚至震惊到无语的是,做出安全屋如此合理且伟大的刘佳宜,竟然是阴差阳错加速大山基地灭亡的“罪魁祸首”!
“什么!”
“你说……为了防止外面的类人形诡异从山洞迷宫进来,你们用诡能炸弹炸毁了山洞?”
沈歌一直想不明白“大山”没有灭亡,再加上又有他通过梦境之力进行修改和加固,建于最深处的大山基地是怎么出问题的。
这下总算明白了,搞半天是大山基地的人“自断手脚”用诡能炸弹炸毁了山洞迷宫,所产生的扭曲诡能风暴撕裂了多重诡空间,这才让沈林有机可乘,朝内部投入大量的寄生型诡异。
知道“真相”的沈歌心情很复杂,大山基地的灾难是刘佳宜导致的吗?
可站在她的立场,在不清楚“大山”的真实情况,以及不了解扭曲空间和多重诡空间原理的前提下,面对无数的类人形诡异,炸掉山洞迷宫阻止它们进入“大山”内部,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偏偏是这个“正确”的选择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最终让大山基地走向了灭亡。
“沈议长,炸毁山洞迷宫是有什么问题吗?”来自“现实”的研究员,也是这群人当前的领导者问道。
真相是残酷的,尤其是对大山基地所剩无几的幸存者而言。
如果让他们知道,是他们一直以来最信赖的代理议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才导致大山基地走向灭亡,恐怕会更加绝望。
沈歌摇了摇头,最终没有选择说出真相,就算要说,也不是现在,他想了想问道:“这么说为了杜绝大山基地里的牲畜发生异化,你们选择将它们集中处理加工成了罐头?”
“是的。”那研究员点头道。
炸掉山洞迷宫,处理所有的家禽,这无疑是将大山基地内部的诡异事件完全杜绝了。
刘佳宜的想法是好的,奈何却因为缺乏对高阶诡异的了解,以及与高阶诡异的作战经验,做出了无效的判断和计划。
但试问这个连怪人的存在都是在沈歌到来之后才了解的碎片世界,又找得出几个人有对付五阶以上诡异的经验?
沈歌想了想又问道:“你们是在基地沦陷时退入安全屋的,还是提前进入这里的?”
沈歌一连问了几个与炸毁山洞相关的问题,又问起这些幸存者退入安全屋的时间,是想判断外界的类人形诡异以及沈林投放的寄生型诡异攻入大山基地的时间。
如果在他们退入安全屋的时候大山基地就已经失守了,那证明沈林虽然与他一起被困在扭曲诡空间中,却还能够腾出手朝“大山”投放寄生型诡异,那么整件事绝非他当初想的那么简单。
甚至有可能“大山”的沦陷仅仅是开始,沈林或许在“现实”挖了坑等着沈歌。
沈歌不由得想到回“现实”时王汉提到他们正在开会,会议与澳洲和程胜楠的母亲有关。
真就这么巧?
想到这沈歌心里一沉,顿时决定必须尽快解决“大山”的问题,在这里拖的越久,“现实”那边或许越危险。
按照研究员的说法,他们提前被安排进入安全屋,甚至引爆山洞的计划都还没有展开。
据说刘佳宜之所以将炸毁山洞迷宫的计划提前,是因为派出了一支侦察队看到另一个诡空间中有大量的寄生虫诡异从地下涌出,像潮水一般顷刻间淹没了整个前哨站。
前去支援的侦查小队根本来不及反应,前哨站的所有防御系统都被它们摧毁了。那些寄生型诡异不是普通的诡异,它们有着极强的诡能侵蚀,并且不知是被人操控还是有一定的智慧,行动有序,还能快速的感染人类,将他们变成类人形的诡异。
前哨站失守后,刘佳宜立即下令安全屋撤离计划立即执行,他们在撤离的时候听闻基地派了一支特殊小队前往山洞负责爆破计划。
再之后的事,那研究员已经进了安全屋就不清楚了,只是这么多年没见人从外面打开安全屋的舱门,而主控系统也全部失灵。
主控系统的失灵意味着基地的沦陷,即便不出去,也能想到大山基地已经被诡异毁灭了。
说到这,那研究员泣不成声。
他虽然是“现实”来大山基地技术支援的人,但这些年已经将这里当成第二个家,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中。
看着一砖一瓦建立起的基地一夕之间化为乌有,任谁都难以接受。
“把人都聚集起来,我送你们去‘方舟’。”沈歌说完让那研究员将仅剩的幸存者聚集,接着开启传送通道将几十人都送去方舟,叫来静静和罗军负责安排这些人。
第一批迁徙到方舟的幸存者时隔数年终于见到了大山基地的同伴,却没想到几万人的大山基地最后只剩下几十名幸存者,顿时一片哭嚎,哀痛不已。
罗军等人本来还想问问沈歌大山基地的情况,结果一回头发现沈歌已经消失不见了。
沈歌将人送到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回到大山基地的废墟。
“主人,你有什么打算?”小七同学问道。
其实小七同学根据这些年和沈歌的合作,以及对他的了解,再加上庞大的运算能力,已经算到沈歌可能会做出几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赶在沈林控制“大鲸鱼”吞噬融合“大山”之前,借着自己对“大山”的熟悉,先一步摧毁“大山”。
既然“大山”已经失控脱离了沈歌的掌控,那么宁愿自己毁掉它,也不能让它落入沈林的手中。
现在沈林不过掌握一只即将完成八阶异化的“大鲸鱼”就已经难搞成这样,“大山”再到他的手中,沈歌就更被动了。
第二种选择是通过梦境之力对“大山”进行修复,沈林手中虽然握着“大鲸鱼”这张王牌,但作为底牌的梦境之力却远远不如沈歌的储备。
只要沈歌不计代价不顾消耗用梦境之力与沈林硬碰硬,沈林肯定拼不过沈歌,最终“大山”的控制权很可能回到沈歌手中。
第三种选择是先放着“大山”不管,借助对“大山”内部的了解,先找出隐藏在暗处的沈林。
很可能之前在诡能风暴中心隐藏窥视他们的黑影就是沈林,只要他在“大山”的肚子里,就不用担心面对沈林的同时还要面对“大鲸鱼”,在对付怪人这方面沈歌就没带怕的。
沈歌此时眉头紧锁,显然也在考虑选择哪一种方案,但小七同学毕竟只是人工智能,会基于数据的分析去考虑事情。
沈歌是人,“人”的灵光一现很多时候并不是靠庞大的运算能力,就能够推算出来的。
因此,沈歌在这三种方案之外,想到了更为大胆的第四种方案!
一个一劳永逸,不用再担心沈林会趁他不在这个世界,偷摸着对“大山”下手的方案!
“小七同学,对周围进行扫描,标记前往山洞最近的路线,全速朝山洞进发!”沈歌沉声道。
“遵命,主人。”小七同学绝不会质疑沈歌的决策,即便有不同的意见,也会在执行沈歌计划之后再提出疑问。
在小七同学的控制下,红雾战甲化作章鱼怪,十几条腐血触手如同蜘蛛侠的蜘蛛丝一样,缠绕在大山基地废墟的巨型植物上,荡向山洞方向。
然而就在沈歌距离“山洞”不到一公里远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诡能波动从远处传来。他迅速抬头,只见远处山洞方向的天空中,一道巨大的黑影正在缓缓升起,仿佛一座山峰般压迫着整个空间。
“那是……笼罩‘大鲸鱼’的诡能黑雾?”沈歌心中一震,那弥漫在天上的诡能黑雾像极了“大鲸鱼”的乌云,但这里可是“大山”的内部。
现在“大鲸鱼”差不多快要完成八阶异化,体型严格说起来应该比“大山”还要大,怎么可能出现在“大山”的体内?
难道是……沈林?
无论是谁,沈歌很清楚,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大山”是他辛辛苦苦一手培养起来的,他就不会就这么拱手让人,从来只有他抢东西,还没人能从他手中抢走东西!
“小七同学,准备战斗。”沈歌低声说道,随后迅速朝着那道黑影的方向冲去。
周围的空气仿佛变得更加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沼中前行。
沈歌的呼吸逐渐急促,仿佛空气中有一股强大的吸力,正在不断的消耗着他体内的诡能。
“主人,小心,很强的诡能风暴!”小七同学提醒道。
沈歌沉声道:“冲过去!”
冲?
按照沈歌以往的习惯,面对这种能够将一艘战舰像纸船那般轻易撕碎的诡能风暴,就算不选择绕路,也会选择找出诡能风暴的薄弱点之后,选择从薄弱点的位置进行突破。
突破之时,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无形壁障、雾化、子弹时间等等手段,降低穿越诡能风暴的危险。
但这一次沈歌就是简单的三个字——
冲过去!
小七同学还是头一次见到沈歌这么头铁,直接开莽的时候,但它清楚就大山基地一事沈歌虽然忿怒,却不会因此失去理智,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小七同学控制红雾战甲不断向沈歌输送红雾诡能,协助他快速凝聚加强后的无形壁障。
但它发现沈歌竟然在控制红雾战甲的血肉不断繁殖血蜘蛛,附着在红雾战甲身上,使得体型也越变越大。
原本在面对这么恐怖的诡能风暴时,体型越小受到诡能风暴的攻击面积越小,相对来说还安全一些。
此时沈歌控制血蜘蛛将红雾战甲化身“巨人”,这不就等于正面去硬扛整个诡能风暴区吗?
明知有危险还故意撞进去,为什么?
饶是拥有着最为强大运算能力的小七同学,在这一刻竟然也有些想不明白沈歌的想法。
但没等它多想,沈歌已经控制着接近六米高的红雾战甲,顶着一层层无形壁障正面撞进了诡能风暴中。
六阶无形壁障的防御,五阶红雾战甲高速再生的血肉,在撞入诡能风暴后竟然只撑了不到三秒!
三秒间,咔嚓咔嚓的玻璃碎裂声,噗嗤噗嗤的血肉搅动声,顷刻间被诡能风暴撕成了碎片。
眼看血肉被诡能风暴刮向四周,红雾战甲被一层层削减,眼看诡能风暴就要切割到沈歌的血肉了。
雾化!
这一次,沈歌直接展开了“无踪”诡域,以自身一团雾的形式承受着来自诡能风暴的撕裂。
“坍塌!”
沈歌疯狂的释放着诡能,顺带连之前吸收的红雾诡能一并释放出来,利用“坍塌”在诡能风暴中塌出一道缺口,接着展开自己的诡域化作一柄尖刀对着缺口处刺入。
“小七同学,标注所有被诡能风暴卷走的血肉,特别是飞向上方乌云中的那一些,我需要知道它们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