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暗影下的不屈抗争
榜单之前,杜甫身形僵滞,仿若一尊石刻,凝然伫立。
周遭考生的议论声仿若汹涌的钱塘怒潮,层层叠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肆意冲击着他。
他的身躯微微颤栗,恰似寒夜中瑟缩的孤雁,心中的愤怒与不甘,犹如熊熊燃烧的业火,却又似被囚于牢笼的猛兽,徒然咆哮,却寻不到宣泄的出口。
彼时,同样落榜的考生李明,脚步匆匆,快步趋至杜甫身旁。
李明出身商贾世家,家中资财丰饶,然因门第之中无官宦权势为依傍,在科举求仕之途上,屡遭顿挫,命运多舛。
此刻,他面容之上满是焦急与关切之色,抬手,轻轻落在杜甫的肩头,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地劝道:“杜兄,切莫过于伤怀。这世道积弊已久,向来如此,吾等身为一介书生,又能有何良策妙计?暂且忍耐一时,再从长计议,谋求出路吧。”
杜甫猛地仰头,双目圆睁,眼眸之中似有烈烈火焰燃烧,声如洪钟,大声反问:“忍耐?难道便要任由他们肆意践踏上进之路,将吾辈的凌云壮志弃如敝履?任由那些奸佞之徒盘踞朝堂,欺上瞒下,蒙蔽圣听吗?吾等数十年苦读数载,青灯黄卷相伴,岂容这般轻易被折损,就此放弃!”
一旁的赵武,本是个性情直爽、豪迈不羁的汉子,自幼在乡间田野长大,看惯了世间的质朴与艰辛,对世间的不公之事,向来深恶痛绝,犹如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尘。
听闻杜甫之言,他不假思索,大声附和:“杜兄所言极是!吾等十年寒窗苦读,悬梁刺股,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施展抱负,怎能被这等黑暗腐朽的手段,毁了毕生前程!可如今,吾等究竟该当如何是好?”
李明眉头紧锁,仿若山峦重叠,连连摇头,神色间满是无奈与忧虑:“吾等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无权无势的一介书生,身如飘萍,能做的实在微乎其微。若要对抗权贵,恰似以卵击石,稍有差池,恐怕性命难保,身家俱毁。”
杜甫却怎肯甘心就此沉沦放弃,他目光灼灼,仿若寒夜中的星辰,环顾四周那些同样面容落寞、神色沮丧的同窗,一股强烈的冲动,如汹涌的岩浆,在心底喷薄欲出。
他几步跨上一块稍高的石头,身姿挺拔,犹如苍松屹立,声音洪亮且充满力量,仿若黄钟大吕,响彻四方:“诸位同窗!吾等多年寒窗苦读,夙兴夜寐,为的就是能有朝一日辅佐圣君,为国家效力,解百姓于倒悬,为苍生谋福祉。如今却被这般黑暗腌臜的手段,无情剥夺了机会,难道就该忍气吞声,如同待宰羔羊,默默承受这一切不公吗?”
众人听闻,仿若飞蛾扑火,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犹豫,有期待,亦有不甘。
性格谨慎的孙文,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深受礼教熏陶,言行举止皆中规中矩,行事向来小心谨慎,仿若在薄冰上行走,步步惊心。
此时,他面色犹豫不定,神情似是被迷雾笼罩,嗫嚅道:“杜兄,此举怕是太过冒险,恰似在刀刃上舞蹈,万一触怒权贵,吾等的下场,恐怕不堪设想,祸事临头啊。”
但也有不少人,被杜甫慷慨激昂的话语所鼓舞,心中的热血仿若被点燃的烽火,熊熊燃烧。
王强,一个热血方刚的年轻考生,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靠着邻里的周济帮扶,才得以读书识字,科举之路,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亦是他黑暗人生中的一缕曙光。
此刻,他情绪激动,高声回应道:“杜兄所言极是,可吾等究竟能做些什么呢?难道真要就这样坐以待毙,任由命运的车轮无情碾压吗?”
杜甫微微颔首,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如磐,仿若千年的磐石,不可动摇:“吾等联名上书!将这科举舞弊之事,事无巨细,详尽地揭露出来,呈递给圣上。吾就不信,圣明如天子,会坐视这等丑恶不堪之事横行无忌,而不管不顾!昔有宋濂,家贫无书,手自笔录,寒冬腊月,砚冰坚如铁石,手指冻得屈伸不得,却弗之怠,终成一代大儒。今吾等虽遇困境,然为正义而战,岂可比宋濂当年之艰难?”
性格豪爽的钱进,性情如火,听闻此言,猛地挥舞着拳头,大声叫好:“好!杜兄此计甚妙!吾等把实情如实告知圣上,定能拨云见日,还吾等一个公道,洗清这冤屈!”
众人听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仿若林中的雀鸟,叽叽喳喳,各抒己见。
一番商讨后,最终有不少人被杜甫的勇气与执着所打动,仿若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纷纷表示赞同。
正当大家准备挥毫撰写联名书信时,却惊觉纸张匮乏,难以满足所需。
众人顿时慌乱起来,神色慌张,四处寻觅纸张,仿若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王强心急如焚,仿若心头有火在烧,欲偷偷溜出巷子,前往附近店铺购买,却险些与巡逻的官兵撞个满怀,犹如惊弓之鸟。
好在他反应敏捷,仿若狡兔般迅速躲在角落里,待官兵远去,才敢小心翼翼地出来。
好不容易集齐纸张,大家迫不及待,开始奋笔疾书,笔走龙蛇。
在书写过程中,众人情绪激昂,仿若汹涌的波涛,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的悲愤、对科举公平的热切渴望以及对李林甫等行径的强烈控诉,都融入到了字里行间,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无尽的情绪。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完成联名信之时,天空陡然乌云密布,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将天空遮蔽得严严实实,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仿若猛兽的咆哮,吹得周围的树枝“嘎吱”作响,飞沙走石漫天飞舞,迷了众人的眼。
伴随着沉闷的雷声,仿若天际的战鼓轰鸣,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不公而怒吼,为众人的遭遇鸣不平。
一群官兵突然出现,为首的将领面色冷峻如霜,仿若千年不化的寒冰,眼神中透着威严与不容置疑,仿若审判者般,大声喝道:“汝等在此聚众闹事,莫不是意图谋反,犯上作乱?”
杜甫毫不畏惧,仿若无畏的勇士,向前一步,拱手行礼,仪态端庄,义正言辞地说道:“大人,吾等皆是苦读多年的寒门学子,一心只为讨回科举的公道与公正。此次科举,舞弊之风盛行,犹如毒瘤侵蚀,有才之士被无情埋没,这不仅关乎吾等个人的前程命运,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兴衰荣辱。吾等上书,实乃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的苍生百姓,大人明鉴,吾等乃莘莘学子,只为求科举之公允,岂敢有违圣意,望大人详查,何来谋反一说?”
将领身旁的一位校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仿若夜枭的啼叫,嘲讽道:“哼,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不过是汝等这些落榜之人的借口罢了。质疑科举,便是质疑朝廷,分明是心怀不轨,狼子野心!”
杜甫身旁的李明,吓得脸色惨白,仿若冬日的残雪,小声对杜甫说:“杜兄,要不咱们……”
杜甫瞪了他一眼,目光如炬,低声道:“莫要退缩,吾等身正不怕影子斜!心怀正义,何惧强权!”
将领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仿若恶魔的笑容,不屑地哼道:“哼,汝等这些刁民,竟敢质疑科举的公正性,分明就是心怀不轨,意图不轨。来人,把他们统统给我带走!”
话音刚落,官兵们便如狼似虎地一拥而上,张牙舞爪,要将杜甫等人抓捕。
杜甫等人奋力反抗,有的用手臂阻挡官兵的抓捕,仿若螳臂当车,却又如此坚定;有的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冤屈,声音响彻云霄,仿若杜鹃啼血,声声泣血,但终究寡不敌众,力量悬殊。
在被押走的途中,杜甫望着阴沉的天空,仿若被黑暗吞噬的希望,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仿若坠入无尽的深渊。
他在心底不断地质问:“难道这世间真的没有公道可言了吗?我的抱负,难道就这样被彻底埋葬了吗?”
但即便身处绝境,杜甫心中那团为理想而燃烧的火焰,却依然熊熊燃烧,仿若永不熄灭的烽火,从未熄灭。
他暗暗发誓,只要有一丝机会,他都要为自己、为天下学子,讨回一个公道,让正义之光普照大地。
此后,杜甫被囚禁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仿若置身于地狱的深渊。
牢房的地面满是泥泞,积水混着稻草,每走一步都发出“噗嗤”的声响,冰冷的水透过鞋底,仿若寒针刺骨,让众人的双脚麻木不堪。
墙壁上的青苔散发着刺鼻的腥味,与腐臭气息交织在一起,仿若恶魔的气息,令人作呕。
狭小的牢房里,他和一同被抓的考生们挤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恐惧与绝望,仿若被命运抛弃的孤儿。
但杜甫的眼神却始终坚定如磐,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他每日在牢房中不停地踱步沉思,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对策,仿若一位运筹帷幄的谋士。
他回想着自己的抱负,从年少时立下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如今为科举公正而抗争,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仿若在荆棘丛中前行,可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仿若千年的古木,根深蒂固。
他深知,自己的命运与天下学子、与大唐的兴衰紧紧相连,仿若同坐一条命运的船,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他也绝不能放弃,犹如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