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泪湿红尘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九十二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泪湿红尘!

——盛世繁华下的困窘与叩问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这句诗宛如一把锐利的刻刀,精准地镌刻出杜甫困居长安、四处干谒的艰难岁月。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将他彼时的境遇刻画得入木三分。

大唐盛世,长安作为天下的中心,热闹非凡,车水马龙。

朱雀大街上,商队络绎不绝,街边店铺林立,酒肆茶楼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然而,在这繁华锦绣的表象之下,阶层的鸿沟却如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

科举,本是寒门士子踏入朝堂、施展抱负的青云之路,可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权贵肆意操纵。

使得无数像杜甫这般才华横溢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只能在这看似繁华的都市中艰难求生。

一天傍晚,晚霞似火,却未能给杜甫带来丝毫温暖。

他又一次站在了一位权贵的府邸前。

这座府邸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朱漆大门上的铜环在夕阳下闪烁着冷光。

门前的石兽张牙舞爪,威风凛凛,无不彰显着主人的权势与威严。

杜甫身着一件洗得发白且打着补丁的粗布长袍,领口与袖口处磨损得厉害。

下摆还沾着清晨赶路时溅起的泥点。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叩响门环,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仿佛是他对命运的又一次叩问。

或许是命运的一丝眷顾,他竟得以见到这位平日里高不可攀的权贵。

权贵身着蜀锦长袍,衣袂上绣着精致的云纹金线,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那质地轻柔顺滑,仿若流淌的金河。

他慵懒地斜倚在雕花檀木椅上,身旁小几上摆着来自西域的琉璃盏。

盛着色泽鲜艳的葡萄美酒。

四周墙壁上挂着名家字画,笔触细腻,意境深远。

博古架上摆满了奇珍异宝,从南海的圆润珍珠到北地的剔透美玉。

一尊来自波斯的鎏金香炉尤为夺目,炉中升腾的袅袅青烟,散发着奇异而馥郁的香气。

那是从遥远异域运来的珍稀香料,一旁摆放的汝窑瓷器,釉色温润。

其细腻的质感与精美的纹理,彰显着皇家贡品的不凡,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散发着奢华而冰冷的气息。

权贵漫不经心地拿起杜甫的诗作,那修长的手指轻轻捻着诗卷。

仿佛在拿捏着杜甫的命运。

他只匆匆扫了几眼,便眉头紧蹙,脸上的嫌弃毫不掩饰。

“你这诗,写得平淡如水,毫无盛唐气象。”

“瞧瞧如今诗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尽显山水禅意。”

“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豪情万丈。”

“你这诗,遣词造句如此寻常,意境又如此浅陋,也敢拿来呈给我?”

“莫不是在白费我的时间!”

说罢,随手将诗稿扔在一旁,端起琉璃盏,轻抿一口美酒。

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无趣的闹剧。

杜甫站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水,打湿了衣角。

他的双脚微微颤抖,却努力挺直脊梁,眼中满是渴望与谦卑。

“大人乃文坛泰斗,品鉴诗词眼光独到,晚生诗作能得大人点评,实乃荣幸。”

“晚生自知才疏学浅,与诸位前辈大家相比,相差甚远。”

“但晚生自幼苦读诗书,一心钻研诗词之道,也盼能在这盛世留下些许文字,为苍生发声。”

“还望大人不吝赐教,晚生定当日夜揣摩,努力精进。”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世间的才华与抱负,非得用华丽的辞藻与阿谀的姿态去换取认可吗?

我笔端所写,皆是心中所思、眼中所见的民生疾苦,这难道比不上那些堆砌辞藻的空洞之作?

可这世道,为何容不下我这颗赤诚之心。

权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像驱赶一只嗡嗡叫的苍蝇。

“行了行了,别在这儿啰嗦。你回去多读些大家之作,等有了真本事再来吧。”

杜甫无奈,只能弯腰捡起诗稿,小心翼翼地收好。

再次恭敬地拱手行礼,缓缓退出府邸。

那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很长很长,显得无比落寞。

他不禁回忆起年少时在私塾求学的时光,那时的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满心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学能在这盛世大展宏图。

可如今,现实却如此残酷。

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杜甫遭受了无数次的冷眼与拒绝,每一次的碰壁,都像是在他伤痕累累的心上又划了一道口子。

偶尔,会有一些权贵看在他诗作的份上,施舍给他一点钱财或食物。

这些微薄的接济,仅仅够他在长安城中那破旧客栈里勉强维持几日生计。

他住的客栈,位于长安的偏僻角落,屋顶破旧不堪。

每逢雨天,雨水便淅淅沥沥地漏下,打在破旧的被褥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仿佛是命运无情的嘲笑。

寒风从墙壁的缝隙中呼啸而入,冻得他手脚生疮,难以入眠。

有时候,他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饥饿如同恶魔,时刻啃噬着他的身体。

但他心中的理想之火,却从未熄灭。

一日,杜甫又来到一座府邸前。

叩门后,出来的是个年轻小厮,眼神中透着几分灵动与好奇。

小厮上下打量着杜甫,开口问道:“哟,你又来了。这次带了啥新鲜玩意儿?我可听说,你作诗很厉害,是真的不?”

杜甫苦笑着递上诗作,说道:“小哥,劳烦你帮忙呈给大人。”

“我这些诗作,虽不算佳作,但每一首都是我用心血写成,若能得到大人哪怕只言片语的指点,晚生感激不尽。”

小厮翻了翻诗稿,挠挠头说:“我虽不懂诗,但瞧着你写的这些,字里行间都是些实在话,比那些酸溜溜的文章看着舒服。”

“不过老爷他们的心思,咱也猜不透。”

这时,管家路过,看到杜甫,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目而视。

“又是你这个穷酸书生!怎么,还赖上我们家了?赶紧滚,再不走,小心我拿棍子把你打出去!”

杜甫无奈,只能默默转身离开,心中虽愤懑,却也无可奈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